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日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做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应往届毕业生叠加,就业总量再创新高;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招聘需求下降;部分毕业生求职定位偏高或存在“慢就业”“懒就业”现象。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长期以来就业市场存在供需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政府、高校和企业该如何弥合?大学生如何调整预期,主动就业?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对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总工程师张超、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岳昌君,以期对高校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嘉宾:

  吴小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张超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总工程师

  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出人才新需求

  记者: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岳昌君:就业的结构包括许多方面,如地区结构、城市结构、行业结构、单位类型结构、职业结构等。从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来看,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直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受疫情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市场反应敏感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就业占比均有所下降。从就业城市分布来看,北上广深吸纳能力相对下降,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地级城市及以下的接近一半,属地就业占比呈现上升趋势。从就业行业来看,近几年教育成为最热门的行业,2019年和2021年的占比均为第一。同时,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使得制造业占比回升到第二位;IT和金融业在2021年调查中降为第三和第四位。

  从我们开展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来看,疫情前后的差别很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就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尽管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效果显著,但是我国经济和就业也都受到了冲击,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变得难上加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疫情让学生无法参与完整的线下教育教学,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下降。调查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增值评价显著低于疫情前的2019届。第二,疫情使经济下行、就业需求减少,就业质量有所下降。调查数据显示,2021届已确定单位高校毕业生的相对收入和主观满意度均显著降低。第三,疫情对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类型的冲击差异显著,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发生了改变,更加看重就业稳定。第四,疫情的不确定性造成毕业生求职心态的焦虑,闪签闪辞现象出现,同时慢就业现象加重。

  记者:近年来,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不断,双循环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哪些影响?尤其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哪些新空间?

  岳昌君: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美国在某些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封锁、限制。为应对不断加剧的国际争端、打破新的贸易壁垒,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首先,对于西方国家“卡脖子”的技术和产品,我国不得不采取进口替代政策,进一步加大高科技行业和产品的投入力度,从而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2021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显示,科技行业占比上升,进入前五大行业。其次,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就业带来更多机遇、更大空间。2022年新版的《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增加“数字职业”标识,共标识数字职业97个。我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个人利用社交软件、知识分享、音视频网站等新型平台就业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副业创新。再其次,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高,国内市场空间巨大,潜在的就业机会很多。此外,乡村振兴将为中小城市、农村、山区、偏远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也给当地户籍毕业生的属地就业带来更多希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胸怀“国之大者” 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塑造学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学校长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