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
66年前,一批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大西北,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将西安交通大学(下称西安交大)建成了屹立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进程淬炼熔铸了“西迁精神”。
在“西迁精神”滋养下,近30万名各类人才从西安交大走出,其中一半以上留在中西部工作;创造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为国家发展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202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交大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西迁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如何继承和弘扬“西迁精神”,永葆爱国精神底色,把爱国奉献、赤诚报国的情怀转化为建设“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
国之所需 我之所向
《瞭望》:如何认识“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卢建军:西迁是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伟大“迁徙”。
1956年8月,6000多名师生员工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粉色乘车证奔赴黄土地。1956年底交通大学在册的767名教师中,迁到西安的有537人,占教师总数的70%。学生热情高涨,1954级、1955级学生迁来西安的共计2291人,占两个年级学生总数的81%。时至今日,西迁的磅礴交响依然绕梁,“西迁精神”正是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积淀形成的。
随着时间推移,“西迁精神”在新时代历久弥新,闪耀着更加耀眼的光芒。学校党委积极挖掘和传承“西迁精神”新时代内涵,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为政治方向、以“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行动路径、以“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为根本要求,扎实探索和践行如何“听”“跟”“走”。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需要她。西迁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是高校党委的首要原则,需要从弘扬“西迁精神”中汲取智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她。西迁以来,学校延续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在党政、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其中包括51名两院院士。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弘扬“西迁精神”为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新能量。
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她。西迁以来,西安交大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包括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新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高校要承担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立足基础研究,破解“卡脖子”难题,从弘扬“西迁精神”中汲取力量。
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她。西迁后,学校急国家之所急,竭力为国家发展和西部建设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其中一半以上留在中西部工作。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任务,需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瞭望》:两年来,学校在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上做了哪些工作?
卢建军: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大,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新职业如何激活新动力
下一篇:让违规收费远离校园
相关推荐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开学季,看看国外的熊孩子开学第一天怎么过?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探索“走出去”办学新路径
- 小心这些涉中小学的招生“套路”
- “大班授课”变“小组研学” “爆款”思政课背后“流量密码”
- 海归求职 更看重什么?
- 教育部: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 26万海内外青少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 巴基斯坦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佳节
- 访早稻田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
-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