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听着老师细致而充满感情的讲解,看着还残留着子弹痕迹的柱子,八十多年前日本飞机轰炸我校老图书馆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令我悲愤不已、双拳紧握……”王楠同学在课程感悟里动情地写道。

  在学生牟伦荣的印象中,龙兵在移动课堂上给大家讲过岳麓山上长眠的湖湘英烈,讲过爱晚亭旁指点江山的革命先辈,讲过自卑亭“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的寓意……学生们对每一堂思政课都充满了期待。

  龙兵告诉记者,他教授思政课已有20多年,如何让思政课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如何把重要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真正为当代年轻大学生启智润心,是他一直思考的课题。为了让课程内容更丰富,他在备课时常常需要补充大量课本之外的史料。这些年来,龙兵已成为湖南省档案馆、湖南大学档案馆的“常客”。

  “在档案馆查阅当年湖南大学被日本轰炸,不屈的湖大人唱着救亡歌西迁辰溪的历史资料,还有关于长沙会战的许多细节,我自己都会禁不住泪流满面。”龙兵相信,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才能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如今,“移动”思政课堂还在扩大,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清水塘、李达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芷江县城东的芷江受降地等红色场馆,都成为了“移动”思政课教学的阵地。龙兵说,要发掘利用好党史红色资源,带学生到现场去、到历史文化资源中去。目前,湖南大学已经拥有100个“移动”思政课堂打卡地,同时开发了“实事求是精神”“湖湘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等专题课程,不仅在本校学生选修课中成为“热抢”课程,在网络平台上线后也备受欢迎,网页点击量高达上亿次。

  课程思政 有机融合

  在中国政法大学,有一门堂堂爆满的课程,这就是《口述当代中国外交》。许多没有选修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来听课,座位坐满了,同学们就席地而坐。

  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群英表示,讲好这门课的秘诀就在于“从知到行”: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授课,力图做到将课程思政之信、课程思政之融、课程思政之理、课程思政之全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专业知识“小”课堂,课程思政“大”讲堂的良好效果。

  《口述当代中国外交》课的火爆,是中国政法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

  为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近年来,中国政法大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价值取向,鼓励思政入课堂,在法治人才的培养上,不仅在思政课建设上下功夫,还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上下功夫,使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以《口述当代中国外交》为例,课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开创“大使进课堂”系列,先后70余次邀请大使走进课堂,分享亲身经历的外交故事。李群英介绍,“大使进课堂”是《口述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亮点。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大使协会合作,使大使课堂常态化、制度化,来授课的中国驻外大使足迹遍及五大洲。在课程设计时,主讲老师把思政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例如,在讲授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外交新理念时,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讲解中国一系列国际公约中的大国担当,阐释中国在推动联合国发展和解决世界难题中的独特贡献。

  思政教育贯穿课堂始终,不仅使纸面上的外交理论“活起来”,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政治鉴别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外交知识能力的共同提升。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的蒋哲林刚刚修完这门课程,感慨良多。“行大道,立天下。我从这些大写的中国外交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将会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社会的大我,与国家、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新时代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蒋哲林说。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互联网+”打开就业新空间

下一篇:办好“社会大课堂”真实践寻真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