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今年全国两会,“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据统计,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2万所,其中县域高中(以下简称“县中”)约7200所。近年来,占据全国高中半壁江山的县中因优质师生流失、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县中如何走出困境?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邀请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共同为县中振兴出谋划策。

  访谈嘉宾

  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静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处长

  王 旋: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

  撒忠民:广西柳州市教育局原局长

  杜晓利: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所长

  贺颖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副校长

  吕 建:江苏省海安中学校长

  孟祥胜:山东省招远二中校长

  蓝树民:广西鹿寨县鹿寨中学校长

  雷望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县中有多难?

  张志勇:2020年我在河北一个县调研,全县中考前500名的学生没有在当地高中读书,都到地级市一中或市里其他高中就读了。

  贺颖春:我们县约2/3的高中生流失到外面去了。只靠我们学校的力量,把优生留下来难度很大。高中生快速流失,又加速了县域内初中生流失。

  蓝树民:在我们学校,有五年教龄的老师每月工资到手不足1500元。学校很难招到男老师。我想方设法撮合学校老师,双职工稍微稳定一些。

  撒忠民:总的来说,在中西部地区,不少县中都面临着“生源之困、师资之困、硬件之困、保障之困、质量之困”。

  李静波:历史地看,县中困境是发展中的问题。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县中发展遭遇了生源流失、师资流失等问题。

  为何要振兴县中?

  杜晓利:研究表明,县中对一个地方的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地方政府办好县中,能够为当地的产业升级储备人才。县中振兴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

  张志勇:教育公平要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能否办好县中,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施。县中兴,则县域教育兴;县中强,则全县民心安。我们要将县中振兴放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大视野中去理解。“县中困境”现象不仅影响人们对当地教育的信心,更直接影响青年人在当地就业的意愿,影响县域经济产业布局对人才的需求。

  “县中困境”既是教育不平衡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教育平衡解决了,反过来会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怎么留住生源?

  雷望红:去年我在江西某县调研发现,县中生源流失,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理性跟风。大城市的超级中学或者民办学校将县初中成绩前10名的学生挖走,成绩排11名到50名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就会很紧张,进而想方设法将孩子也送到城里去。哪怕这个决定会给学生家庭增添很多负担。

  再则,教育是双向互动的,如果能够把优质生源留住,也更易让教师获得事业成就感,激发他们对县中前景的信心。

  吕建:南通的七个市县区没有一所县中出现所谓的“塌陷”,是因为南通一直严格禁止跨县(区)招生,不会出现一所名校“扫荡优生”、其他学校“泯然众人”的局面。

  王旋:35年来,招远市一直坚持并不断改进中考招生“一评二挂”机制,较好地稳定了县域生源。所谓“评”,是按照统一的评估标准每年对所辖初中的教育教学进行全面评估,“挂”是将评估成绩与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挂钩、与评先树优挂钩。

  从1995年开始,招远把中考招生指标100%分到了每一所初中学校,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中考分数线。高中不再互抢资源,初中之间开始从升学竞争转变为办学水平竞争,校际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

  张志勇:过去我们“穷国办大教育”,集中力量办重点学校成为解决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矛盾的选择。然而叠加上片面的教育政绩观,客观上使得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一校独大”、其他学校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办学格局。这样的格局使得了优质生源流向重点高中,其他普通高中难以留住优质生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优质生源的流失是县中教育失衡的最直接原因。我们要厘清公办高中教育的公共服务边界,按照办学主体划定高中学校的招生边界,严禁跨市、跨县招生。同时,按照中央文件要求,民办高中实施属地管理,在审批地所在范围内招生。

  去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扭转县中生源流失现象。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体强学优,“别人家的孩子”咋炼成?

下一篇:职教: 赋能产业 融通中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