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从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两年后,五华贫困家庭成长的张锦坤在中山一家制造企业工作,月薪过万,超过了不少本科毕业生,“技工人才在市场紧俏,能力较好就能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

  但这样的案例并不多,相关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大多数职校毕业生还挣扎在月薪两三千的低技能岗位上。

  一边是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另一边却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歧视和偏见。如何改变“重普轻职”的现状,让职业教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职教迎来了“春天”。

  而在粤北山区梅州,首所高职院校启用,嘉应学院紫琳学院加快建设,将实现本科层次职业院校零的突破,职教发展步伐也逐步加快。但职教就是“差生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起步晚、发展慢、缺乏规划等问题,依旧影响着梅州职教的发展。

  如何乘着政策春风,加快职教发展,培养出更多现代工匠?如何做好规划,让职教更适应梅州实体经济发展?带着问题,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多家职教院校。

  现状

    职教发展速度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

  正值寒假期间,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里,没有了学生嬉戏打闹的声音,教师们在办公室中做学期末的总结和收尾工作,并对下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规划。

  “这是我校启用以来的第一个学期,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该校教师李学宏忙碌地筹划着下学期的工作事项及跟进广梅产业园四个产业学院的建设工作。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梅州市首间公办高职院校,于2021年10月与全省11所新建高校(校区)同时启用,学校设置有农业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教育学院5个二级学院,首届招生开设畜牧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数据技术、学前教育、烹饪工艺与营养等5个专业。

  “启用第一学年计划招生1000多人,实际招生523人。毕竟是新学校,许多学生对学校不了解,招生人数在预料范围之内。”李学宏说。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顺利开学,不仅补齐了梅州无高职院校的短板,更贯通了本地中高职渠道,推动梅州职教向前发展一大步。

  目前,梅州现有正常招生的高职院校1所,中职院校12所。中职院校在校生2.4万人,“普职比”约6:4(含技工教育和输送珠三角中职学校学生)。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市也是加大力度投入、推进职教快速发展。”梅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梅州市不仅在新办高职院校上有所突破,还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职教师资的质与量,“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由2012年的80.4%提高到97.67%,中级以上职称有472人。可以说教师的职称和年龄结构均得到进一步优化。”

  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而言,梅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仍略显落后。

  “职业教育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梅州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上起步晚,所以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也比较慢。此外,梅州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教育设备,财政也难以支撑。”余雪凡是梅县区第一职业学校校长,曾是两届梅州市人大代表的她,多次提交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上世纪末,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也带热了梅州市各职业技术学校工业类专业的发展。从事职教20余年的梅州市技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侯志敏仍记得,当时学校的数控专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生源不断扩大,招了一批又一批专业老师,“一些企业来招聘时,都是几百人几百人地招,不愁学生的出路。”

  其他职业学校发现数控专业的发展趋势后,也纷纷开设数控专业,随着开设学校逐渐增多,学校之间形成了招生竞争。

  而进入本世纪后,梅州市产业推进转型,工业企业朝智能化、自动化发展,产业布局向第三产业转型,数控专业逐渐失去优势。“现在数控专业一年也就招几十个学生,造成数控类师资浪费。”侯志敏说。

  数控专业发展的起落是职教类院校专业设置缺乏规划的典型案例。“二孩、三孩相继开放及旅游产业的兴起,幼师、旅游管理、文秘等文科类的教育较受欢迎,各学校又一哄而起,纷纷开设这些专业。”侯志敏介绍,以梅州市技师学院为例,原本以工科见长的学校,现在幼师、电商等是招生最受欢迎的专业。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作业少了,训练少了,如何衔接中学阶段学习?

下一篇:焦虑的家长困在培训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