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区级教研力量也投入到了“双减”主战场中。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教科院”)建立了学校“双减”教科研联系人制度,根据“双减”工作要求,完善了《朝阳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3.0》量表,将教学进度、教学标高等关键内容纳入其中,以“标准”为工具,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强化教师落实“双减”的意识和能力,教科院将学校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双减”工作融合展开,将“双减”政策解读、课堂与课程标准把握、优质课程资源应用、作业与命题任务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优化等内容纳入了第二届基本功培训展示活动。

  作为区内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双减”背景下,形成了《中心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教师行为规范》等相关文件,构建了朝阳区课后服务的三级管理体系。中心负责人介绍,面向“双减”需求,中心着力提供“四优”资源,即“优质师资、优质课程、优质资源、优质平台”。在服务“双减”的过程中,活动中心的工作者也在积极转换角色,力求担当服务“双减”的“五维”角色,即“课后服务研究者、课后服务指导者、优质资源配置者、课后服务实施者、课后服务宣传者”。

  据统计,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合了活动中心及社会大课堂的资源,在持续开展50多项市区级公益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已向全区中小学供给近200门活动课程。

  目前,朝阳区中小学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超过14万,较“双减”启动时提升了近30%。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双减”难点推进系统减负

  为落实“双减”政策,教科院一方面组织教研员保持对培训机构常态课堂教学状态的严格监控,与机关工作人员、党建指导员、教育督导员、社会监督员一起构筑了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不良办学行为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双减”工作难点的攻关。

  教科院负责人说,“双减”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经过研究,教科院确定了作业样态与效益、小学“零起点”教学、考试评价和区级教师研训4个方面的重点突破工作。

  教科院制定了《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指南》,从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个性化作业3个层面和作业意图、内容、形式、载体、时长5个方面对小学、初中学段的各学科作业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对原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目标评价手册》启动同步修订,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作业方面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

  根据“双减”工作的要求,教科院建构和应用了区域“一核二层四环节”课堂教学改进模式,并通过学区内外联动的教研全覆盖路径,加强学校教学视导和学科课堂改进指导。据统计,2021年“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全区视导学校覆盖率超60%,教研员下校听课近6000节次。

  针对“零起点”教学问题,新学期,教科院组建了幼小衔接专项研究小组,启动了关联义务教育学区教学干部和学前教育园所协作组牵头人的“零起点”教学协同机制。目前,小组组织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已覆盖一年级学科教师和幼儿园保教干部近1000人。

  针对考试评价,教科院研制了《朝阳区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对接北京市中考改革方向,研究区域选用调研试题的内容、结构、形态及成绩呈现方式优化;并依托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研究项目,以学区为单位组建学校命题专业化研究团队,提升学校命题及评价水平。

  教科院负责人表示,“双减”落实的关键在科学而可持续地“提质增效”。聚焦关键问题,教科院从优质教学资源、先进教学手段、过硬教师能力3个方面协调推进,为“减负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已建成的汇聚一万节线上优质课程资源的朝阳教育云平台,教科院化静为动,在集中研训、视导交流等多种渠道中特别关注线上平台,推动资源广泛应用;以研促用,在主题研训、专题互动等多类活动中深入探讨,推动资源循环优化。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为每一位学生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

下一篇:从“职校生被抢空”到职业教育扬眉吐气,还有很长的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