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将“大国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为“国学-古典学”的教育科研理念和学科定位,建设“国学-古典学”特色学科。“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古典学和欧亚古典学两个特色鲜明且与国际同步的学科平台。”华建光介绍,国学院目前设有汉语古典学系和西域古典学系。“作为国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我的本硕时期正处于学院建设的草创阶段。当时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像现在一样全面,有很多老师是从外校聘请临时授课的,但也因此,我们有幸接触到著名学者的学术路径。也初步理解了学院建院时期即订立的‘大国学’教育理念。我受益于此,也有志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郭文仪说。

  郭文仪认为,当下的学术研究,一方面往更为精细深刻的领域深挖,一方面也在强调打破学科屏障的跨学科联合。国学古典学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上建立的:基础可以靠个人后天的积累与弥补,视野与理念更需要早期的氛围中引导养成。“东海西海,心理攸同,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类共同体,正是在文明发展到独立平等的阶段,才能抛弃偏见、打破隔阂,去观照人类共同命运与未来发展的理念。”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支俊格介绍,首期化学强基班招收26名学生,建立“一生一档案”,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到感兴趣的科研课题组接触学科前沿,并在二年级双向选择科研导师,并探索为学生配备‘朋辈导师’,以结对的形式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学校还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强基班学生普遍精神面貌都很好,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在高中时大部分参加过竞赛,课堂互动积极。”支俊格说。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认为,基础学科在研究上需要放宽眼界,“风物长宜放眼量”,在人才培养上却要“个性化”。“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在学校层面做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体系的构建和优化,逐步形成个性化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方案。”

  未来,基础学科如何吸引青年?邹鹏认为,应该把视角下移。“在我接触到的国内外科学家中,很多人都是在中学时期就已经明确立志投身基础研究,而且不少人在高中阶段已取得亮眼的成绩。一方面,让中学生们接触基础学科、感受基础学科的独特魅力,将有助于吸引和培养未来一代。另一方面,不少人对于基础学科有着不小的误解,在中学生中加强科普宣传,才能还‘基础学科’一个真相”。(本报记者 张亚雄 晋浩天 周世祥)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18个新职业发布 看看有没有你中意的

下一篇:正确认识高校专业动态调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