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作者:佚名

扎向孩子的针有多重?孩子的家长和护士恐怕是各有一番感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给孩子看病打针越来越难了。

苏州市区一位周先生在市第四人民医院给孩子看病挂水,可护士连扎三针都没成功,作为才9个月大孩子的父亲,不忍孩子吃这“苦头”,后又对医院的处理方式非常不满,周先生已决定换家医院医治并想向医院“讨个说法”。当记者找到当时值班的护士长樊建芬时,她坦言事实确实如周所说,由于儿童静脉很细,和成年人的结构也有差异,所以儿童挂水时扎针不成功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周先生对三次扎针都未成功表示非常气愤和紧张,于是护士长请来了儿科专家为孩子扎针挂水,但可惜的是,连扎两次又失败了。

樊护士长说,有的患者在扎针时就对护士进行“说教”,如“你行不行啊,不行的话就换个人”,有火气“旺盛”的,干脆就一拳挥过去了。以至于现在护士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一次扎针成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在记者看来,替病人挂水是护士的一项最基本的技术。这种“成就感”显然是不正常的,那么,院方有必要对护士加强技术练兵,这种练兵要和提高心理素质结合起来,一个能适应各种环境、解决各种难题的医护人员才是过硬者。诚然,人都不可能不出现失误,那么,病人和医生或护士之间建立“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的沟通机制也很必要。

有趣的是,透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对未成年人,家长是疼,护士是“惧”,护士的“惧”主要还是因为小孩在家长心中的地位无与伦比。昨天是父亲节,想必天下做父亲的这种心理尤甚。这种心理在许多领域内的表现是这样的:要求环境的无暇。孩子参加英语听力考试,那么路上最好不要有一辆车跑;孩子到饭店吃饭,做服务员的可不能有一点怠慢。事实上,这是对复杂现实环境的一种苛求,这种苛求是隐性的、难于察觉的,比单纯的溺爱还要有危害性。扎向小孩身上的针,即使一针而成,人心也难免痛。这是人性使然,无可厚非,但人性还包含这样的内容:对外物多一份宽容,这份宽容也会最终作用到你的孩子身上,让他受益无穷。


·上一篇文章:一次成功的游戏
·下一篇文章:“0—3岁”的宝宝不再孤独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uowenhai.cn/news/qmjiaoyu/074131717466EE9K522GA4F938E11D8.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