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书画交易网 作者:佚名
潘振镛(1852—1921),字承伯,号亚笙,又号雅声,别署冰壶琴主,晚署讷钝老人、钝叟、钝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出身于绘画世家,祖父潘楷工花卉;父潘大临工仕女。幼年即染家学,六七岁时便能画人物。父亲去世后,为生活所迫,曾当过短期商店学徒。不甘就此消磨时日,仍专心习画。后从师钱塘名画家戴以恒,画艺日臻精妙,尤工人物仕女。曾往来上海、杭州、南浔、桐乡等地,敬求绘画者甚多。长卷大轴,应之不倦。民国初年在上海偕弟潘振节与高邕之等发起组织豫园书画善会,以鬻画所得,半充义举,一时响应者甚众。卒年七十。 潘振镛画仕女师法清代画家费丹旭(晓楼),用笔遒劲挺秀,设色淡雅,清丽绝俗。花卉师法恽寿平,书法亦似之。其人物画与沙山春、吴嘉猷(吴友如)称为“三绝”。传世作品甚多,著名的有《贵妃图》(长卷)、《明妃出塞》、《西施浣纱》、《霸桥风雪》、《寒江独钓》等。除上海博物馆藏有其作品外,西安华清宫、福建陈嘉庚纪念馆亦都有收藏。有些作品曾刊于《海上名人画册》,是一位影响广泛的工笔人物仕女画家。 弟子仲光勋(仲小某)、沈燧(沈馥岩)、朱忆春等,能传其艺。子潘琪(潘小雅)、孙潘德昭、孙女潘文淑俱传家法,工画。 潘振镛 戊申(1908)年作 花下弄璋 立轴 潘振镛(1852年至1921年)是清末民初海派的一位画家。一生勤奋、谦谨,花鸟书法诗词兼涉,以画仕女而名噪浙沪画坛。他所画仕女,与前人有相似之处,但欣赏起来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不同之处就是其画中所流露的文化气息、文化底蕴。这就是潘振镛作品的魅力所在。 我们知道清末民初时期,时局动荡不安,画坛之风,陈陈相同,庸俗不堪,仕女画在画科上又是一个显目的题材,对绘画者的素养要求非常高。嘉道年间,改琦、费丹旭以画人物画著称于画坛,而潘振镛的仕女画风格无疑是受这两人画风影响最大的,观其作品有着一脉相通的品质,风格相近。但潘振镛以他特有的书卷气描绘着与前人不同的画卷,从他所画的人物画配以相应的诗赋词章,即可窥豹一斑。今观潘振镛仕女画,虽有前人遗风,却给人一种清新秀雅之美,画面所表现人物情感温和、平静、温良恭谦,不放纵、不浮华,表现出一种大家闺秀的典雅。从轻勾曼写的衣纹、裙带,到开脸长相的塑造,及对云髻发辫一丝不苟地刻画,不张扬、不恣意,没有烦躁、没有烟火、没有波澜起伏,一切都显得如此平静适中,安详和谐。 随着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近两年潘振镛的仕女作品也有所表现,但依旧处于相对较低的价位上。2003年《汉宫春晓通景》在中国嘉德获价10.12万元;2004年中贸圣佳推出的《仿各家人物》四条屏以14.3万元的价格成交;到了2005年,潘振镛的作品价格增幅更大,其中《仕女》四条屏在中国嘉德以24.2的高价成交。 从潘振镛作品稳步攀升的态势来看,可以证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修养文化、不随波逐流的作品自有其稳固的地位。而随着人们对潘振镛作品认知度的提高,其画作会进一步得到市场的肯定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广大藏家的需要,今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还出版了《潘振镛书画作品集》,使藏家能够更加系统地欣赏到潘振镛的艺术风貌。据笔者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过一本潘振镛的个人画集及系统介绍,而这一画集恰恰增补了这一空白,使藏家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之画、作者之声。潘振镛作品赏析
·上一篇文章:【东方梵高】石鲁
·下一篇文章:【传奇女画家、雕塑家】潘玉良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uowenhai.cn/news/baike/19830101029GBAE5AHE0K495HF8JF2E.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