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学院  作者:方舟

  中国开展教育改革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也在摸索中前行,虽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但却有很多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日前家长学院的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著名的学习力教育专家余建祥,并就中国素质教育和余建祥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中国最早进行系统学习力教育研究的专家,您能说一下学习力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吗?
  余建祥(以下简称“余”):学习力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也都还处于摸索和实践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学习力的研究上主要以自己的关注领域为主,比如某种记忆方法的研究、某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研究等,在系统的学习力教育上国内外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在学科教育研究上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学习能力培养上相对滞后,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几十年来一直呼吁、提倡素质教育的原因。

  :素质教育和学习力教育是怎样的一个关系?
  :素质教育≠学习力教育,素质教育涵盖的内容比学习力教育更广,要求也更高,比如道德教育等,但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学习力教育。正是因为国内在学习力教育上的乏力,导致了国内学生在学科成绩上遥遥领先,而在创造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学生,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您是怎么来看待学习力教育的?
  :学习力教育是系统工程,更是细节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之一。学习力教育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细节的落实,才能真正使学习力教育落地,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在一所学校看到一个巨大的标语“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个学校都在强调,但在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得好的学校并不多,而这些做得比较好的学校基本都成为了当地的名校。如何把这些落实到每个学校、每个学生身上,是教育的关键。
  高考制度从目前来看还是中国最公平的一项选拔制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可能被完全取代,而高考选拔制度的存在,使得学校、家长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孩子的考分上。要想真正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关键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孩子每天花8个小时的学习,成绩比花15个小时要好得多,相信所有的学校、家长一定会选择前者。所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让孩子学会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而这恰巧是学习力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内容。我在做学习力训练的时候都一再强调要孩子快乐地学习、科学地学习和高效地学习。
  教育的目的不是用超强度的学习来使孩子厌学,而是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从而使孩子终身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使终身学习成为现实,而不是一句口号。孩子高考完就一把火把课本烧掉来庆祝“解放”,是教育的悲哀。调查也表明成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短,用于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这跟我们的学生时代高强度学习摧毁了人们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时代以后,玩乐成了主题,本该学习的时光拿来释放中小学所积累的学习压力。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的未来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态度。

  :学习力教育是学校老师和教育部门的责任吗?
  :学习力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学校和老师。我们应该明白学科教育跟学习能力的训练完全是两码事,一个是传授知识,一个是训练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我在全国讲学的过程中跟学校领导和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接触,可以说学校、老师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学校的老师自己接受的主要都是学科教育,他们的任务也是教好自己任课的学科,要他们再去跨学科研究就显得力不从心,也影响了他们的学科研究。很多学校也组织了专门的师资进行学习力方面的研究,效果并不理想。
  在深入学校以后我发现老师们的负荷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多数老师的付出我除了用“尊敬”再无其他词语可以表达。现实中并不是我们的老师不够努力,而是我们的教育系统不够科学完善,太过单一,从而使得我们的老师背负了太多本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和重担。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开车都要学驾照,家庭教育岂可“无证”上岗:家庭教育应该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下一篇文章:世界上最有趣的事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zuowenhai.cn/news/baike/13616182018F5E5H27I2EIEE27891K7.htm



相关内容

中国儿童文学优秀网站推荐

佚名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佚名

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海南开展

郭程

当“中国制造”遇见“中国智造”

尤 婧

筑梦可爱中国

程馨宜

筑梦小我 成梦中国

胡银兰

中国少年

郭孝予

南京艺术学院举行“唱颂新中国 讴歌新时代”师生作品展

季春鹏

70年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 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佚名

中国美院举办雕塑大展,展现多件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手稿

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