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我看到的农业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反而是可以融入很多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和劳动效率的行业。”生物信息专业大四学生时培博惊叹于现代农业技术,也被一代代扎根在田间地头的科研工作者打动着,他更加愿意加入课后的劳动实践中,这是让时培博觉得最特别的一点。

  在《耕读中国》的劳动实践中,有的学生去食堂拍摄煎饼的制作过程;有的学生去采访打饭阿姨对浪费粮食和光盘行动的看法;还有的学生亲自种下了一颗玉米种子,记录下浇水施肥的全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劳动选择,但大家都在体会着粮食种植的不易,也越发明白粮食和农业的重要性。”时培博说。

  这样的课不止一门,在华中农业大学还有一门需要进行“头脑风暴”的思政课。“美丽中国,如何建设?”“不同时期的乡村有什么异同点?”“东西方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差异是否会影响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合作?”……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绿色中国》的课堂上找到答案。

  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哲学思辨,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镜鉴;从污染防治的战略抉择,到制度落地的本土化路径;从绿色挑战的应对方略,到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绿色中国》设置了11个专题,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听到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从哲学与历史、战略与制度、实践与应对、目标与方向等方面解读中国绿色发展的大逻辑。

  在讲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生态底色》专题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状况入手,启发同学们思考不同时期乡村的异同点及原因;在讲授《科技生态化》专题时,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运用智慧农业案例,指出科技应用于农业从异化到融合的可行路径;在讲授《生态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专题时,也有老师结合楼兰古城消失原因的多种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这门课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鲍升南每节课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亮点”,这让他觉得非常有趣,“看到有这么多老师与学生,锲而不舍地为中国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我更能体会到农学专业青年学子的新时代担当”。

  农学专业课程思政要引导学生“知农”“爱农”

  “学习农学、土壤学是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大自然接触的,土壤健康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在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黄巧云的《土壤生物化学》课堂上,他时常将土壤生物化学理论、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融合起来,向同学们讲述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辩论的方式讨论农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改进措施,鼓励学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将土壤碳循环与有机肥替代化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政策方针,以及“碳达峰”和“碳中和”国家战略任务相结合,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重金属的土壤生物化学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结合,强调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生学习到科学的农业知识,也可以传播给更多的人。”长期以来,土壤缺素、肥力低下是阻碍粮食产量的重大农业问题,但过多施用化肥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帮助农民科学施肥,“这正是学生们读书学习的意义”。黄巧云常常会带学生们去野外、田间、乡村实习考察,通过网络分享、拍摄短片的方式,他们也在向更多的人分享着土壤健康的理念。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对于农学类专业的印象是工作条件艰苦,时培博就听到过很多不被理解的声音。“身边很多的长辈觉得读书就是为了不务农,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选择农学,但其实新时代的农学和传统认知中的非常不一样了。”时培博的专业研究方向是对植物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从而抵抗病菌、提高植物产量。未来,他选择了继续深造,他说:“科学问题无大小,我们在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我们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有帮助”。

  在姚家玲看来,农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大多数毕业生会选择去科研机构、农业科技公司还有全国各地的基层岗位,他们对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农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知农”,进而才能“爱农”。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求职很“跩”的00后能重写职场规则吗

下一篇: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