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五年来,各地各校不断改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改革创新,思政课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显著变化——课堂更大了、讲授队伍更大了、取材范围也更大了。
一堂堂大思政课,开到了指尖屏上,开到了田间地头,有声有色、有知有味,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1 拓展时空,思政课走进社会大天地
金秋九月,青藏高原大地流金。正是青稞成熟的季节。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40多名师生来到市南郊甲措雄乡斯马村。这里,有一片他们自己耕种的土地。
“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怎样的青稞?”走在田里,益西措姆老师带领同学们清点一株青稞大约可结多少粒果实;藏文泽吉老师介绍起了日喀则种植青稞的历史与文化;格桑玉珍老师引导学生明白每一项成就,都是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取得的。
伴着阳光下的青稞香,孩子们度过了“金色”的一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西藏”的道理扎扎实实刻在了孩子心中。
这是以大地为纸、实践为笔、能行走的思政课。它摒弃了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以喜闻乐见、更具亲和力的形式,让艰深理论落到学子身边、心间。
“传统的思政课堂,有规定的时间、指定的教室、固定的桌椅、既定的教案以及确定的答案,这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思政课,极易陷入空洞说教和机械灌输,具有难以避免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说:“让思政课堂走入社会大天地,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各校纷纷抓有效载体、关键群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举措:
一是向新走,利用的是新媒体新技术,抓住的是青年学子“网络原住民”的代际特点。佩戴VR眼镜,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走起”,同学们有何新的发现?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概论”选修课上,一套包含VR眼镜、云资源、全景相机的“思政VR”教学产品构建起“红色场馆我来学、我来讲、我来建”三位一体的VR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向内挖,挖掘的是身边人身边事,激活的是青年学子的亲身体验、感同身受。河南省教育厅创新开展“百年党史青年说”百校大学生讲党史大赛活动,征集119所高校712件作品,内容涵盖党的革命史、发展史以及新时代党员的先进事迹等,特别是发生在河南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爱国主义运动史、抗日流亡办学史等,用“身边的党史”让学生看到镌刻在中原大地上的党史印记。
三是向外去,依靠的是协同力量,去往的是能锤炼青年学子意志的社会大天地。上海构建校际联动、区校联动、校社联动、校企联动等四个协同育人机制,全市2000多家社会场馆成为“实践课堂”,还正在推进校外教育的地方立法。2 强壮队伍,思政课有了“引路人”大团队
要把一门《汽车构造》课上出思政味,该怎么做?
清华大学车辆运载学院教师刘亚辉、仇斌与季学武的做法是,“抓两线起一格”:“抓两线”,指的是在抓住功能需求、基本原理和结构实现这条逻辑线的基础上,增加结构发明创新的时间线,回溯学科发展历史,培养科学创新思维;“起一格”,即紧密结合我国汽车行业成功的科研案例,特别是个人与团队在清华大学做出的科研成果,凝练清华之格,树立技术兴业强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我们实践效果显示,这样将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究,也能在能力、科学思维和价值观方面给学生们以更大的启迪。”刘亚辉告诉记者。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研学游走俏,服务标准要跟上
相关推荐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开学季,看看国外的熊孩子开学第一天怎么过?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探索“走出去”办学新路径
- 小心这些涉中小学的招生“套路”
- “大班授课”变“小组研学” “爆款”思政课背后“流量密码”
- 海归求职 更看重什么?
- 教育部: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 26万海内外青少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 巴基斯坦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佳节
- 访早稻田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
-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