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拔尖人才: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

  重视人才培养是大学应有的使命,也是大学立足于世的根基。严格说来,“拔尖人才”是我国特有的人才概念,“拔尖人才”培养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拔尖人才”计划是我国对人才高度重视的体现,今天国家从战略高度重新布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人才信号”:人才强则中国强。

  回顾我国培养“拔尖人才”走过的路,其组织模式和培养模式大致分两类:以“集中”方式推进的“圈养”;以“分散”方式进行的“散养”。“圈养”是单独成立学院、单独配备老师、单独配备管理队伍、单独拨经费,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学生,而后集中全校优质资源,对这些学生重点培养。

  “圈养”具体分两个层次,学校层面的“圈养”和学院层面的“圈养”,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英才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兰州大学萃英学院等就属于学校层面的,而厦门大学则是在学院范围内挑选学生,如化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散养”没有单独的组织机构,更多的是通过增加课程培养这部分学生。前者体现的是人才培养的效率,后者体现的是注重公平与学生兴趣。从数量上看,采用“圈养”的“双一流”大学居多。但两种模式孰优孰劣,至今没有明确说法。

  在我国教育传统中一直有“圈养”情结。在基础教育中,即使在“重点中学”,也大多设有“重点班”或“快慢班”等。高校采取此种模式,大都是在改革开放后,且集中在“双一流”大学,大多数高校采取“圈养”模式。从公平角度讲,“双一流”大学本就吸纳了全国最好的生源,没有必要再优中择优,将学生再次分类。当然,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还无法满足全校学生需求的条件下,以“圈养”方式培养“拔尖人才”也无可厚非。

  其实,世界范围内在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也可以用“圈养”与“散养”来形容,专业教育可视为一种“大圈养”,通识教育可视为一种“大散养”。专业教育重“专精”,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通识教育重“宽泛广博”,考虑“厚基础”。两种模式到底哪种好,尚没有公论。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拔尖人才培养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从20年前的“基地班”到10年前的“珠峰计划”,再到几年前的“强基计划”,以及今天重提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拔尖人才”培养一直是“双一流”高校的“抓手”。

  从1991年至1996年,原国家教委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四批在全国部分高校建立了8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1994年批准建立了5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简称“文科基地”)。设立“理科基地”和“文科基地”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基础学科。为回应“钱学森之问”,2009年国家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珠峰计划”,十余年间分三批建立了288个基地。2020年自主招生取消,教育部又启动“强基计划”,目的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在这一浪潮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国家一方面持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拓围、增量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圈养”模式应用于更广泛的学科领域。

  从2009年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来,教育部先后联合13个中央部门实施了一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旨在为国家造就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原先的单个计划变成系统计划的组合,由“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希冀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中文+职业技能”助力未来之路

下一篇:这所技工院校的年轻人为何被企业热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