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赖锦盛带领团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器Cas12i、Cas12j,并于2021年获得专利。“基因编辑技术是颠覆性育种技术,这一突破对促进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创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孙其信介绍,“近期,该团队继续开发更多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更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河南省荥阳市广武镇白砦村村民丁永和种了一辈子庄稼。提起“西农979”,他赞不绝口:“不倒秆、产量高,磨出的面筋白,好吃!”
“西农97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率团队历时15年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已成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成功减轻国家对优质强筋小麦进口的依赖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扎实履行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吴普特介绍,学校在育种领域经过80多年的探索,先后育成了90多个优良小麦新品种,主导黄淮麦区六次大面积品种更新换代中的四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必由之路。“乡村振兴需要涉农高校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孙其信说,深入践行总书记回信精神,将极大激励涉农高校持续推进新农科建设,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践行总书记回信精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青春挥洒在田野间,正成为广大涉农高校师生的共同行动。正是因为有这支知农爱农的人才队伍,古老的农业农村才得以涌动新时代的澎湃活力。
●心声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在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中奋力追梦,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
兴农报国,时不我待。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我们定将牢记使命担当,积极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解决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黎素梅:?
我们将继续扎根西南边疆,建设区域性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科技服务与创新园地、乡村振兴示范推广基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校长陈启军:
立足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我们将坚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工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罗 旭)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让职业教育助企出海、与企同行
相关推荐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你好,新学期!直击贵阳80万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
- 开学第一天!记者直击南昌多所学校……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发生枪击 一教职人员死亡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2023年甘肃省专升本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 医学类各专业整体涨幅较高
- 公安部交管局:全力保障高考考生安全及时应考
- 新增21种普通本科专业 2023年高考招生有变化
- 甘肃省今年计划招聘5000名特岗教师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致2023年全省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 兰州市安宁区:全力以赴保障“平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