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华文脉   作者:佚名   热度:

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甘快看】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甘快看】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文物简介

  木简1枚(出土编号:Ⅱ90DXT0213③:135),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7.2、宽1.3、厚0.25厘米。木简上残,两行书写,字迹模糊,难以辨识。简文作“二人。使都护西域骑都尉、安远侯吉谓敦煌……驾,当舍传舍,如律令。三月甲寅过,东。”。简中“使都护西域骑都尉”是西域都护的正式官名,“骑都尉”当指以本官都护西域,是其本职,而“使”则突出了使职性质。这是悬泉置记录的一份传文书,简文不完整,大意是说某年三月甲寅日,西域都护郑吉派遣的使者自西向东行,悬泉置依传律规定,为停驻的两名使者提供了饮食。该简文对研究悬泉置的传舍制度,以及西汉王朝对西域行使管辖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甘快看】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阅“牍”延伸

  今天“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的主人公郑吉,《汉书》有其传。为其作传的班固在文中对郑吉的评语中,有一句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话:

  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甘快看】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公元前139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历经13载的艰辛后返回长安,他的“凿空”之举,拉开了汉朝经营西域的序幕。在汉朝中央政权实现对西域的管辖,并使其与边疆地区融为一体的历程中,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意义最为重大。首任西域都护郑吉,是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公元前101年,汉朝在新疆的轮台、渠犁一代屯田积谷,意在长期经营西域。屯田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原西域的交流,使得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公元前89年,大司农桑弘羊奏请扩大轮台屯田,汉昭帝采纳了桑弘羊的建议。汉宣帝即位后,更加注重西域屯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郑吉登上了西域的历史舞台。

  郑吉,“会稽(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尚武,喜习外国事。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郑吉曾于太初元年(前101年)跟随李广利远征大宛,元凤四年(前77年)跟随傅介子袭杀楼兰王,本始二年(前72年)跟随长罗侯常惠护乌孙击匈奴。正是由于参加了这几次重大的军事行动,郑吉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为其日后管理西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前68年郑吉到西域后,以郎官的身份与校尉司马熹屯田于渠犁。郑吉到任渠犁后,他一改过去从关内派兵远征的办法,而是迅速扩大渠犁屯田,积蓄粮食,增加西域驻军,厉兵秣马。因匈奴僮仆都尉常驻在今焉耆一带,以车师为后援。因此,控制车师对汉朝和匈奴都至关重要。汉武帝时曾两次从中原派兵远征车师,但是汉朝并未在此驻军,在汉军撤离之后,占领的车师又再次被匈奴控制。公元前68年秋收时节,郑吉亲率屯田士卒1500人以及龟兹等国兵力3万余人出师车师。车师王乌贵归顺汉朝。回到渠犁后,郑吉继续屯田,扩大屯田范围,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甘快看】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公元前66年,为解决当地驻军的粮草供应,郑吉派士卒300人于车师屯田。匈奴认为车师土地肥美,先后多次派兵争夺车师。吉为迎击匈奴进攻,将渠犁屯田士卒1500人移屯车师,驻交河城。匈奴增兵攻车师,汉军因寡不敌众,匈奴将郑吉等人围困车师城中。公元前64年,汉宣帝派遣长罗侯常惠率河西精骑“扬威车师城北”,匈奴兵退,郑吉等人解除围控后,回到渠犁继续屯田。

【甘快看】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九月,匈奴虚闾单于死后,右贤王屠耆堂篡夺了单于位,匈奴发生内乱。日逐王深感危险,权衡利弊,于十月派遣使者至渠犁,向郑吉表示愿意率众归顺汉朝的意愿。面对这一突变,郑吉有喜有忧。喜的是若日逐王真是降汉,则意味着匈奴的势力彻底退出西域,天山南北再无强敌。然而担忧的是,若是诈降趁机夺取屯田,裹挟西域诸国共同夹击汉军,汉军若不退回关内必然全军覆没。果如此,则前期做的许多努力则付之一炬。在一切尚未得到完全确信时,郑吉一边立发千里加急特使,向长安禀报实情。同时派出多路的信使,向四面诸邦国召集兵马。到了约定的日期,郑吉率领渠犁屯田军1500人,与龟兹诸国人马5万人前往迎接,日逐王率众12000人来归。郑吉将其安置在河曲(今青海)一带,护送日逐王等余部到达长安。汉宣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留居长安。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的《神爵二年悬泉厩佐迎送日逐王廪食册》,印证了日逐王归汉的事实。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兰州蓬灰 除了做“牛大” 还点燃陇原科学之光

下一篇: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