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中国饮食文化   作者:佚名   热度:

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云梦秦简

  杨曙明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秦国的医学发达,曾涌现出一大批名医。这些秦医医术高明,深得人们称赞,诸侯国君主患病,也都纷纷请秦医诊治,使秦医在当时声名远扬。

  秦医不仅在救死扶伤和医学实践上有显著的成就,还在防疫和养生等方面,形成了秦人自己的医学理论,这些医学理论和医疗实例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至今仍影响着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发展。

  秦国对医学高度重视,政府设有宫廷医疗机构,有“太医令”这一官职,专门负责管理秦医。从医缓、医和的名称来看,秦国当时已出现了专职的医生队伍,医缓、医和便是秦国的宫廷医生或政府在编的职业医生。正是因为秦国统治集团对医学的高度重视,所以出现了秦医这一职业群体,也使各国的职业医生在秦国涌现和云集。而且,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秦国的医生和医书都没有受到影响。

  医生这一职业的出现和繁荣与当时的战争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战事频繁,战争的伤亡使医学治疗和及时救护成为必不可少之事,这为秦医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在秦穆公之前,秦医尚且落后,但秦穆公之后,由于秦国的战事渐多,秦医随之后来居上,逐渐居于各国先进行列。到春秋末期,秦国已成为当时医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许多名医均出自这里。《左传》中记载晋景公、晋平公生病都是向秦国求医。

  当时的秦医已经提出了预防医学的思想。《云梦秦简·法律问答》记载,诸侯国有来客,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为什么要用火熏呢?因为当时秦国雄霸关西,诸侯使者,络绎不绝。来客的车马辕轭上附着有许多小虫子,容易传播疾病。因此,秦国对来客的辕轭以火燎烧,防止通过动物携带,将本不属于本国的物种以及可能引发疾病的寄生虫消灭在国境入口处,以达到灭虫防疫之目的。

  严禁外来生物入侵的规定,至今仍然在实行,虽然形式有所变化,但实质和用意都是一样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杀方法之一就是高温消杀,当温度达到56℃后30分钟就可有效灭活病毒。2000多年前,秦人用火燎烧也是这个原理,只是温度高、时间短而已。关中民间至今流传着春节期间,每家门前点燃一堆柴火,家人争相跨越火堆的习俗。这个习俗中,也保留着古人高温杀菌灭毒的科学经验总结。

  今天,我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采用隔离的办法。据《云梦秦简·法律问答》记载, 2000多年前秦人就已经采用隔离的办法,防止麻风病等疾病的传染。如云梦睡虎地的秦简中记载:“今甲疠,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或曰当迁,迁所定杀。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秦人对传染病患者采取隔离等措施。秦简中的“疠迁所”就是用来专门隔离麻风病患者的地方,客观上为阻止麻风病的传播和流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春秋时期,秦国的医术远近闻名,邻国的国君生病了也是到秦国请医生。秦桓公二十三年 (前581年),晋景公生病“求医于秦”,秦桓公派医缓去晋为景公医病。据《左传·成公十年》记载,医缓还没到来之前,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疾病变成了两个童子在自己的身体里说话。一个说:晋景公这回请的人,医术十分高明,他来了会用药伤害我们,这回怎么逃啊?另一个说:我们躲在肓之上,膏之下,那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他能拿我们怎么办?医缓诊断后果然对晋景公说:您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缓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不久,晋景公吃饭时突然感到腹胀,赶紧去厕所,结果未及排泄,便倒在厕所里死去。医缓虽然未救活晋景公,但他能提前判断出不治之症,所以连晋景公本人也称他是“良医”。古人以心脏下有一小块脂肪为“膏”,心脏与横膈膜之间为“肓”,膏肓之间是药力达不到之处。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由于医缓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膏肓”这个词,所以后人以“病入膏肓”形容不治之症。

  除内科外,秦国的外科医疗也很发达。先秦杂家著作《尸子》中记载了《竘善治疾》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竘”的医生,善于作外科手术,他曾“为宣王割痤,为惠王疗痔,皆愈。”丞相张仪背上生了个脓肿,叫竘来治疗,张仪对竘说:这背不要再当作我的背,听凭你去处理吧。医竘就采用开刀引流的方法,对他进行手术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此外,《战国策》中记载了扁鹊给秦武王割除疾病,《韩非子》中记载了扁鹊治病用“以刀刺骨”的方法。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甘肃简牍里的人间四味之甜

下一篇:茯茶——从茶马古道走进西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