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职教发展各具特色和优势,缺乏城市群内外部合作。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呈现较高市场化程度,雄厚的产业基础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校企合作数、校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遥遥领先,社会培训经费连年攀升,高职经费中来源于行业企业的部分占比超过10%。兰西、成渝城市群虽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是职业教育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较大,企业为高职学校提供校内实践仪器设备力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整体来看,城市群内部虽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但职教生态差异较大,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内部资源条块分割严重、合作共赢机制仍未建立,缺乏长期合作意愿和规划。
明确城市群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治理路径,理清复杂关系网络
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明确城市群职业教育布局优化治理路径,必须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公平与效率、整体与局部、稳定与动态的关系,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搭建职教圈层治理框架,成立权威性协调机构。从我国职业教育现有空间形态来看,中心城市起主导作用,以中心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带动周边发展,符合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基本原理。要以中心城市为原点,构建特色化、差异性的职业教育圈层治理框架,充分利用城市群职业教育的向心性开展帮扶,探索形成功能性层次分异格局。
多角度挖掘城市群空间价值,有效释放“空间红利”。城市圈层向外扩展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特征,这时候往往出现新旧产业更新迭代的发展机遇。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城市群的空间优势,为产业升级和区际转移预留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空间,为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从产教融合角度看,职业教育要打破原有地域限制,将局限于城市内部的产教融合拓展到城市群范围内,通过扩大产教融合地域范围,缓解人才培养滞后与产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服务面向角度看,职业院校既要准确对接产业链条上的点位,也要明确空间维度上的服务范围,适时动态交叉调整,及时进行资源互换和共享。
制定城市群职教资源流动规则,协商构建利益补偿机制。城市群发展的初期阶段,职业教育资源往往过度集中,次中心城市则处于“吃亏”状态,极易造成公平和效率的严重失衡,需要国家层面通过相关机制进行协调。市场导向和政府调控双管齐下,能够更好地协调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关系,推动城市群职业教育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调节功能,以财政转移支付、发放政策红利等方式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对于可流动性资源,例如优质双师型教师资源,可协商建立区域内流动规则和教师培养补偿机制,激发人才培养活力。
充分激发数字资源效能,搭建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城市群文化同源、产业相似,数字技术可以发挥更大效能。要加强城市群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调整,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搭建公共数据平台,更加准确地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超前规划,对学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定期发布城市群内部产业动向及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动态等相关信息。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并参考动态数据资源,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引导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设置,根据城市群产业发展状况及院校自身特色及时调整学校发展规划和专业结构,评估专业发展的优势并积极发扬,评判专业建设的缺陷并及时改进。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开学季,看看国外的熊孩子开学第一天怎么过?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探索“走出去”办学新路径
- 小心这些涉中小学的招生“套路”
- “大班授课”变“小组研学” “爆款”思政课背后“流量密码”
- 海归求职 更看重什么?
- 教育部: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 26万海内外青少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 巴基斯坦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佳节
- 访早稻田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
-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