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原标题:数字时代要培育大众数字素养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足迹从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当中,数字技术不再单纯作为学习、工作的辅助工具而存在,其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生活态度与行为能力的重要尺度。由此,数字素养也成为关乎社会文明程度、国民素质水平以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对全面提升大众数字素养指明了方向。数字时代提升大众数字素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弘扬数字品德与价值观
遵守数字道德规范是彰显数字伦理、培养数字意识、提高人民数字化生活参与能力的基本价值旨趣,数字品德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塑造是提升大众数字化素养的前提。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网络文化的复杂性、网络信息的虚假性使得道德伦理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减弱,数字技术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舆论在数字空间的泛滥,带来了一定的伦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价值观层面入手。
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数字品德,包括主动遵守数字社会行为规范、合法进行数字世界交往以及积极参与数字空间治理;其次,必须练就完备的数字能力,包括面对网络暴力和网络欺凌时进行道德判断和科学选择的能力、遇到网络风险与数字危机时进行自我保护和妥善解决的能力、面对文化差异与行为差异时尊重他人和理解宽容的能力以及遇到有悖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时慎思明辨和坚决抵制的能力;再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包括正向的网络价值观、真诚的网络交往观、正确的网络消费观等价值观念以及诚信、谨慎、安全、包容等行为习惯;最后,必须提高大众辨别信息真伪、维护自身安全、规避网络风险的能力,引导大众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网络技术,辩证理性地对待数字生存样态,规范数字社会言行,树立正确的数字态度,遵守与履行数字化时代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慎独自省,提高数字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社会个体,我们要清楚认知自己在数字空间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必须履行的义务,掌握好追求自由与规则约束之间的“度”,增强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要养成良好的数字意识,积极主动参与数字社会建设,明晰法律要求与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网络空间行为准则,规范自身行为,依法上网用网。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和名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营造良好的数字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要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纲要》的指导下,完善数字技术管理体系、数字项目开发体系、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以及数字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数字发展环境,为打造数字化社会提供雄厚支持和有力保障。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素养的培育工作,加快建设数字政府,积极完善数字素养相关政策,为数字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证。但目前数字素养的培育体系并不完善、配套行动计划并不完整、各级部门的责任分工也并不明确,培育工作的开展存在重重困难。再加上虽然目前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覆盖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就,但仍存在数字接入成本较高、部分区域覆盖不到、城乡普及程度相差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参差不齐以及数字资源供给不平衡的问题。面对数字工具与数字平台的集成化发展的态势,必须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提高数字资源的供给力度,打造多元化、黏性强、具有吸引力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从数据学习资源到管理资源再到反馈资源等都要进行精细的整合和分类,发挥平台在传播数字学术、教授数字技术、满足数字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还要在丰富国内数字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数字资源,打造一站式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数字资源获取渠道,强化高质量数据供给,加快数据流通,加速数据化传播,打造良性的数字生态圈,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提高人民在数字资源方面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在数字生态环境的治理方面,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规则与法律法规,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数字技术伦理规约,规范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完善数字权利保障体系,构建科技伦理架构,将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有效融入数字空间之中。要强化数据平台监管,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营造绿色健康、安全有序的数字发展环境,保障国家和个人的数据安全,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抵制数字异化,打造满足正当性的数字价值空间,尽力规避风险。
深化数字教育行业合作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相关推荐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开学季,看看国外的熊孩子开学第一天怎么过?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探索“走出去”办学新路径
- 小心这些涉中小学的招生“套路”
- “大班授课”变“小组研学” “爆款”思政课背后“流量密码”
- 海归求职 更看重什么?
- 教育部: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 26万海内外青少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 巴基斯坦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佳节
- 访早稻田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
-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