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据澎湃新闻报道,日前福州市体育局、福州市教育局联合印发《福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根据《实施意见》,未来5年福州将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项至2项运动技能,并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逐步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体育家庭作业,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的习惯理应从年轻时养成,当每个人都能形成锻炼、健身的习惯,国民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升。相比文化课,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对孩子的体育成绩和运动习惯缺乏应有关注,一些在足球、篮球等运动上具备天赋的学生也得不到重视。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体育成绩基本上与考大学无关,而体育训练又会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能让孩子在升学考试中更具竞争力,不少学校与家庭只能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往后排。
此次福州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升体育课程与日常锻炼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多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十分强烈的现实必要性。不过也要看到,对于这一意见,还需考虑后续如何有效落实。
从这份意见的内容来看,福州市首先考虑到了体育师资的问题,比如将会制定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方案,支持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尽可能地提供足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师资力量。专业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自身就有充足的训练经验,他们可以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还有一些在体育赛事中取得较好成绩的运动员,本身就带有“榜样光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动力。
此外,如何更好地开展校外训练,也需进一步探讨。校外训练,既有学生们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有家长监护之下的运动,比如家长带着孩子打打球、跑跑步。但是,相比校内训练,家长们缺乏指导的专业性和自觉性。尤其是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一味用“题海书山”占用孩子的运动时间。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家长,保障学生的运动权利,也是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说到底,体育锻炼的成果很难一蹴而就,只有长期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健身习惯,才能逐步显现出其价值。因此,中小学在落实教育部门的相关意见时,还需保持足够的耐心,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全国其他地区也不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考这次福州市发布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成长,让“祖国的花朵”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健康的人生。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开学季,看看国外的熊孩子开学第一天怎么过?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探索“走出去”办学新路径
- 小心这些涉中小学的招生“套路”
- “大班授课”变“小组研学” “爆款”思政课背后“流量密码”
- 海归求职 更看重什么?
- 教育部: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 26万海内外青少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 巴基斯坦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佳节
- 访早稻田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
-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