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是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共同发展趋势与重要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推进,国家政策层面对高校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高校要优化学科布局,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强化有组织创新,鼓励跨校跨机构跨学科开展高质量合作。交叉学科研究是交叉学科形成的基础,亦是交叉学科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深化发展的必然路径。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交叉学科研究开展仍面临着深层次的多重障碍与制约。因此,识别并破除相应障碍是深入推进高校发力交叉学科研究的关键。

  无形“疆界”造成三重障碍

  交叉学科研究是整合两个及两个以上学科的视角、概念、理论、工具、技术等,针对超越单一学科的重大前沿复杂问题所实施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跨越传统学科无形“疆界”的跨学科研究活动。传统学科间长期存在的无形“疆界”,成为阻碍交叉学科研究高质量开展的根源。

  交叉学科研究缺乏组织载体,是第一重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活动主要分散于各学院内部开展,学院则通常是基于单一学科建制而成,因此,单一学科研究主导着高校科研活动。随着学院发展壮大,学院内部会逐步增设诸如研究中心、研究所、实验室、基地等科研组织,这些科研组织的研究领域更加聚焦,多专注于单一学科下的某一研究方向。这种单一学科科研组织建制遵循的是知识分化逻辑,在学科知识内部不断“裂变”,导致学科共同体的研究越来越窄化。传统学科组织为单一学科研究提供了组织载体,学科组织载体成为学科成员(个体或团队)的组织归属。但以单一学科为主的学科组织显然自身无法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组织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则面临着学科间森严的组织壁垒,难以有效开展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故此,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缺乏相应的交叉学科组织作为载体。组织载体的缺失直接约束着高校多学科研究资源的整合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开展,使学者难以对交叉学科研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适配交叉学科研究的制度缺位,是第二重障碍。

  当前,支撑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的内外部制度处于缺位状态。内部制度方面,传统学科组织主宰下的高校学术制度是应学科组织需要而生的,相应地,既有学科组织制度更推重单一学科研究,形成涵盖教师聘任、考核评价、晋升、资源配置、奖惩激励等的传统学术认可机制,驱使教师在其所属学科内沿着成熟的学术职业轨道“攀行”。交叉学科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学科研究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多主体、跨学科、应用导向等鲜明特征。高校既有的组织制度则是基于传统科研模式生成,对学术人员的科研成果认定、绩效考核、科研激励、职称评定等均是以其所在学科为基准,相应的制度体系服务于单一学科科研组织,对交叉学科研究却是一种框限。适用于传统学科研究组织的制度体系使交叉学科的研究行为、研究成果面临不易评价、无法纳入考核晋升成果认定范围、在交叉学科团队协作中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制度瓶颈,无疑将限制交叉学科研究的开展。

  外部制度方面,我国现行的学科评估制度主要是依据学科分类对高校学科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这一导向强化了教师在其所属学科内从事被“窄化”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国家学科评估导向的指挥棒效应下,高校内部对科研组织的评价同样是以学科为主导的,并且根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学科建设资源分配,进一步固化了学科封闭发展的模式,使资源分散在各学科之下,难以实现资源有效聚合。在内外部评估的综合作用下,高校科研模式更强调学科知识增长,相对忽视了科技发展与产业界的实际需求。高校开展的科学研究未能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对接,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导致行业企业向高校投入科研资源、协同开展科研的积极性不足,久而久之,造成科技、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互动衔接不畅,这也是我国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文化未形成,是第三重障碍。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劳动课上什么,怎么上,如何评? 有了“烟火气”的劳动教育值得期待

下一篇:退出国际排名的背后 是对待排名的“平常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