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以后,无论对家长还是对家庭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宏艳说,家长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另外,家长对自身的教育水平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吃饱穿暖”早已不是家长对自身职责的认定了。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在家庭教育方面进行系统提升的需求。

  很多机构也确实“把脉”精准。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目标客户除了从事家庭教育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外,更多的是家长,尤其是那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家长。

  从这个角度看,这不仅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培训,也是针对家长的技能培训。

  除此之外,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长期困扰家长的“上几个课外班”“上哪些课外班”等外在焦虑基本消失了,但是一些多年应试竞争压力下形成的一些惯性思维所带来的焦虑还没能马上化解掉。比如,“有些家长依然存在着‘万一别人的孩子没有减负我们是不是吃亏了’的顾虑,”孙宏艳说,还有些家长则抱着“如果别的孩子都‘减负’了我还能想办法偷偷补一补,是不是就能‘弯道超车’了”的想法。

  储朝晖认为,无论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家庭教育培训都不应该由商业公司的商业行为主导,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储朝晖的观点得到不少专家的认同,

  “还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培训的内容纳入一种公共服务的范围里,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来为家长服务。”孙宏艳介绍,中国台湾地区就有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把家庭教育的培训放在社区里,专业人士可以在社区内用沙龙等形式,随时随地对社区内的爸爸妈妈进行指导。”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师为何不能“专职专干”

下一篇:智慧教育,云上服务“不打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