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观察 作者:佚名 热度:
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行业的复苏令全球瞩目。与此同时,在欧美同步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也让海外观众见识到了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魅力。
事实上,以海外获奖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等为代表,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在优秀的译者和平台助力下已走出国门。随着国际“能见度”日趋上升,一些作品不仅海外圈粉无数,还受到了国际化影视公司的青睐。
中国科幻中不仅蕴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想象,还传递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价值观。当这些作品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映照的是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
一流的特效大场面、炫酷的黑科技、独特的东方叙事……今年大年初一,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影迷们,和中国观众同一时间走进电影院,在银幕上一睹“中国式科幻”的风采。
据官方统计,《流浪地球2》上映首日就登上英国票房榜前十,还跻身北美周末票房榜和澳大利亚一周票房榜前十、新西兰一周票房榜前五。而未来几个月,这部来自中国的科幻大片还将出现在中东、非洲、俄罗斯等地的电影院,被更多海外观众认识。
从国外一些权威电影评分网站给出的评分以及海外网友的评价中,不难窥见《流浪地球2》席卷全球的热度和口碑。
《流浪地球2》在海外同步上映
电影评分网站“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给《流浪地球2》打下了8.0分(满分10分)。而在烂番茄网站,《流浪地球2》的新鲜指数(专业影评人打分)为80%,爆米花指数(普通观众打分)高达97%。
“电影中的太空电梯接近我的想象,我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现实世界中看到它。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开年的一个惊喜!”“我喜欢这部电影中的概念,当人类面临灾难时,是所有国家和民族团结一致渡过难关,而不是等待某个不存在的超级英雄来拯救。”“这部电影从东方的视角,而非西方陈词滥调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灾难故事,在视听效果、叙事、细节和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将同类型电影的‘天花板’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流浪地球2》在努力讲述一个关乎全球的故事,不止是中国故事。”
在IMDb的评论区,打出满分10分的影迷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眼中,《流浪地球2》从很多方面来看,都称得上是“硬核科幻片的新标杆”。
“国际能见度”在上升
许多科幻影视作品都是科幻小说的视觉化呈现,“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这位在世界舞台屡获大奖的中国科幻作家,已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包括在海外被称为现象级科幻作品的《三体》。
中国本土制作的《三体》动画版和真人版剧集前不久已先后播出,美国流媒体公司奈飞的《三体》剧集也定档在今年。
在海外社交平台脸书上,“中国与国外制作的《三体》会分别打造出怎样的世界”成为热议话题。有网民预测,东西方对相同题材的呈现方式或许有所不同。
其实,自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后,既有中国元素又兼具普世价值观的《三体》就在海外掀起热潮。目前,《三体》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走向世界各地。
据央视新闻报道,2019年7月《三体》登陆日本,开售当天几乎所有在售店铺都直接被抢购一空,网上销量也迅速攀升至文艺图书销售榜单第一。《三体》在日本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越了当年的《哈利·波特》。“这部作品在中国诞生毫不意外,这是一本在普世性、娱乐性、文学性三者绝妙平衡的拉格朗日点上诞生的奇迹般的超现实科幻小说!”日本知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在读完《三体》后评论道。
作为“国产科幻之光”,《三体》英文版早在2014年就在美国出版,很快便风靡全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称赞《三体》有着“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还向他的数千万粉丝隆重推荐这本书。《纽约时报》评论说,《三体》不同于其他科幻作品,不仅包含着量子理论、纳米技术、轨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等科学理论,还交织着关于人类命运和人性善恶的深刻道德内涵。《三体》在美国的流行重塑了全球科幻小说的格局,打破了美国和英国作家长期主导的局面。
在德国、法国、瑞士等世界各地,《三体》的书迷规模也不容小觑。
追溯中国科幻作品的“出海”史,老舍的《猫城记》一般被看作第一部走向世界的中国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奖,则掀起了中国科幻作品在新时代“出海”的新浪潮。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开学季,看看国外的熊孩子开学第一天怎么过?
-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集训考级撑起的暑假快乐吗?
- 高分考生入读职校引热议,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为何广受青睐?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军训与“奔跑”
- 探索“走出去”办学新路径
- 小心这些涉中小学的招生“套路”
- “大班授课”变“小组研学” “爆款”思政课背后“流量密码”
- 海归求职 更看重什么?
- 教育部: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 26万海内外青少年“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 巴基斯坦留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佳节
- 访早稻田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
- 非遗保护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