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社会热点新闻   作者:佚名   热度:

  平台管理负责人江锐介绍,为确保“虚拟襄州”能够还原城市实景,当地与湖北省移动公司和省地质部门合作,通过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对城市风貌进行数字扫描,并对160余种城市基础设施开展定期普查,让数字模型更新跟得上实体城市的发展脚步。

  江锐说,数字孪生城市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的“有机综合体”,实体城市内接入的各类智能设备可与平台深度互动,赋能城市治理。

  “以共享单车管理为例,在智慧城管平台,各类单车厂家、牌号、路段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内容呈现也从二维升级到三维。”襄州区城管局副局长葛海兵说,依托数字孪生城市,散布在主城区的200多个智能AI高位摄像头可以做到准确定位,捕捉大街小巷的突发状况;全区12000多个路边停车泊位通过摄像头和地面磁钉等设备能实时掌握停车情况并自动计费;洒水车、环卫车可根据路况信息及时调整作业路线,避免影响行人和车辆……

  一旦发现问题,平台大数据系统将立即下达处置指令等信息至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由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一般事件,1小时内可以处理完成,比传统人工处置效率提升1倍以上。平台操作员就像在‘云端’工作,整个城市情况尽收眼底,随时可管理调度;城管执法也从‘人防’转变为‘技防’,提高了社会治理效能。”葛海兵说。

  目前,襄州区智慧城管平台正逐步探索社区安保、旅游服务等多领域应用场景。江锐介绍,平台已与襄阳市“一网统管”主平台对接,综合利用城管、气象、环保、交通、公安等部门的23.6亿条数据和5.8万余路视频资源,对城市24小时运行状态进行数字化呈现,提高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环境监测  科学管护

    生态保护有了新思路

  前不久,浙江丽水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片区海拔近1800米的高山湿地中,一对棕褐色羽毛、橙黄脚掌的斑嘴鸭,正在草丛间的水域里散步觅食。

  这一幕被野外摄像头拍摄下来,通过物联网监测设备和数字孪生应用平台,将时间、地点以及气象水文信息,一并传回了系统。

  “这是自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在高海拔地区监测到斑嘴鸭,为我们研究其迁徙规律、生活习性,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保护中心工程师叶立新说。

  去年11月,龙泉市国家公园数字孪生应用“江浙之巅”正式上线。得益于卫星遥感、物联设备、无人机等前端感知感应设备,“江浙之巅”实现了对国家公园“天上看、空中探、地上查、网上管”的一体化智能感知。

  在系统动态监测模块,记者看到了无人机在高山巡护时传回的实时画面,一只松鸦正在山林间游荡。目前,龙泉保护中心已经陆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以及黄腹角雉、穿山甲等多种野生动物,可随时查看视频和照片,并对物种出现频率、位置等进行统计分析。

  不仅如此,依托感知监测体系,系统还可以实时回传现场的生态环境数据、电子围栏卡口监控数据及立体巡护数据。“江浙之巅”数字孪生应用管理员方万力介绍,系统可以整合多维度的数据,全面准确掌握公园情况,同时减少了人为活动干扰,维护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自管理端应用上线以来,截至5月23日,已获取生物多样性数据17935条,监测百山祖国家公园内动物120种,其中重点保护动物30种;卡口记录车辆信息55543车次,人员信息7191人次;巡护系统在线巡护人员67人,巡护里程累计36989千米,巡护时长累计18723小时;获取空气质量、气象、水质、湿地监测数据300万余条。

  如今,“江浙之巅”数字孪生系统已完成“一舱两端”应用体系构建,除了指挥驾驶舱和管理端应用场景外,面向公众的移动互联体验场景也随之上线。

  “通过VR技术能沉浸式游览国家公园内的景点,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别,查看科普内容。”杭州游客叶静怡拿着手机给记者展示,进入“浙里办”应用程序,在首页搜索“江浙之巅”,国家公园的游览路线、配套设施、旅游指数、气象风险等信息一应俱全。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国企改革两大专项工程“科改行动”“双百行动”再扩围

下一篇:4月份 我国债券市场发债超6.2万亿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