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社会热点新闻   作者:佚名   热度:

  《西线无战事》首度以最接近原版的面貌被重拍,也让我们再度审视这部被公认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作为优秀文学作品的本质被长久地忽略了

  今年是德国小说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诞辰125周年。他的成名作《西线无战事》被公认为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小说出版近百年间,被三度搬上银幕,而最新一版是首次由其母国德国进行影视创作投拍的德语版并由德国演员主演。这部由德国作家书写、从普通德国人视角出发的德语小说,终于得以用最接近原版的面貌与全球观众见面。

  颇具意味的是,新版《西线无战事》代表德国角逐今年的奥斯卡,这部高举反战旗帜的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等奖。

  20世纪读者数量最多的德语小说

  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和他的同学,满怀爱国热忱投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持续四年的残酷前线战斗中,目睹了可怕的伤亡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及精神的摧残,留下了对德国军国主义和参战目的的质疑。雷马克在前言中阐明,此书的目的既不代表内心的自白,也非对某个国家战争行为的控诉,而是给读者呈现了战争把年轻那一代的一切都毁了的悲惨命运。

  写这部书稿是雷马克在柏林胡根贝格集团下属《体育画报》任职期间。他以自己的一战经历为素材创作了这部长篇小说,并借书中主人公保罗之口写道:“我还年轻,才二十岁,但是我认知的生命却充满不安、死亡和恐惧……我看见不同国家的人相互怨恨,默默无知、愚蠢顺从又无辜地互相残杀。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发明武器,制造舆论,让这一切顺理成章地持续更久。各地和我一样年龄的年轻人都看见了这种事,我们这一代的人都经历了这种事。要是我们有一天站起来,走到父亲那一代的人面前,要他们说明这一切,他们会怎么做呢?……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完全局限在死亡的议题里。未来到底还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1928年,《西线无战事》先是在报纸上连载,次年又以实体书的形式出版。这个名叫保罗·博伊默尔的年轻人的疑问立即引发了饱受战争之苦的一代德国人的强烈共鸣,雷马克也一跃成为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小说的热度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在它出版18个月内,就被翻译为22种语言,售出250万册。时至今日,这部20世纪阅读人数最多的德语小说在全球以58种语言发行超过3000万册,并成为反战文学一座绕不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西线无战事》里的年轻新兵是怀着英雄主义的憧憬投身战场的。然而,当他们真正看到和经历了恐怖与死亡,战争粉碎了这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的梦想,继而不断在夺走他们的生命,即便是那些幸免于难的人,战争也毁掉了他们的余生。保罗所在的八人小分队渐渐凋零,有人当了逃兵,其余大部分人都阵亡了;战争接近尾声时,保罗失去了最后一个战友。然而,对于此时的保罗,比起死亡,更可怕的反而是回家以后的生活,因为“我们再也不可能正常地过日子了”。战争结束前一个月,保罗倒在了寂静的前线,“当人们将他翻过来时……他脸上的表情很镇定,似乎很满意事情的结局是这样”。而那一天,西线战报没有任何冲突发生,也就是标题所示的“西线无战事”。迄今为止,这部作品达到了大多数战争文学难以企及的高度,随着时间的沉淀,它已然成为现代文化中象征战争之残酷和无意义的一个不言而喻的符号。

  无论哪个时代的读者,都会为《西线无战事》中描绘的战争的残酷与冷漠所震撼。当士兵们在漫长的战事中失去了时间的概念,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简化为纸面上的数字,人们对死亡和恐怖的敏感也被逐渐消磨。随着机械化武器和毒气在战争中的大规模运用,生存不再关乎个人的英勇与否,而似乎完全取决于运气:“每个士兵都要经历好几千个偶然才得以活命。”小说的语言冷冽而犀利,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现在式叙述;无论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还是对士兵心理状态的侧写,都给予读者一种几近窒息的压抑感。小说的情节并不完全呈线性发展,而是选取前线和后方几个带有标志性的节点,不断地在两者之间穿梭。这样的循环往复,磨灭的不只是士兵的斗志,更摧毁了他们求生的意志。或许是雷马克的新闻从业经历赋予他的战场“报道”强烈的画面感,他的描写让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强烈共鸣。又由于小说完全从普通士兵的视角出发,再加上书中对个体情绪几近赤裸的写照,更凸显出个体面对战争机器的渺小与无措,以及普通人被历史裹挟的无奈与悲哀。

  出版后饱受争议,库存一度被查封并销毁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两会高频词启新程 双“深”开新局

下一篇:怎么找到最合适的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