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在学院组织的研究生一年级MFA年展里,李英杰的3D实体建模作品一亮相,就成为全场“亮点”。“从创意到落地的过程中,导师给了非常细致的指导,帮助我不断优化完善作品。在一次次调试中,我逐渐摸索出数据预留的空间应该有多大。”李英杰谈吐中满是自豪,“毕业后我想开间个人工作室。我对自己作品最满意的一点是实用性强,毕业后,这些作品能一部分投入市场。”

  “MFA艺术硕士从2015年开始招生,最近几年招录比已达到30∶1左右。”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媒体与艺术系主任王征表示,“专硕培养方案里,大部分都是实践类的,既有课程实践,也有项目实践。我们还特别设计了MFA年展算学分的制度,覆盖硕士三个年级,促进他们积极完成从设计方案到完成作品再到布展的整个过程。”

  “读下来,感觉选专硕不后悔。”李英杰坦言,在修课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艺术基础,通过一些实践慢慢适应学习节奏。“我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设计史论与设计方法,课上老师会结合艺术史上的一些案例,分析当时背景下艺术家是怎么产生设计思维的。课程实践环节,会让我们亲手做方案设计,将感兴趣的艺术理论运用在其中,做出创意成果。成就感满满的!”

  王征告诉记者,专硕培养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参加竞赛、毕业考核形式等方面。“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也会引入工作室项目、设计竞赛中的内容,鼓励学生做出更有前瞻性的设计。在毕业环节,作品的完成度要占到70%,论文只占30%。学生毕业后,不仅拥有更高层次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也能胜任很多互联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方面的工作。”

  “一是技术创新型,在某一项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创新;二是复合领军型,综合能力很强,专业知识面也比较宽;三是应用创新型,做产品的设计、应用和推广。”王军政这样阐述北理工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

  王军政表示,工程硕士实践环节学校通常采取“3+3”模式,在学校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习三个月,利用寒暑假在行业企业实习三个月。“至于毕业考核,一定要有实验,要求学生最好能够搭建平台,或者设计一个装置,而不是纯粹发论文。”

  该选学硕还是专硕?未来“读研体验”或更多元

  记者注意到,针对专硕培养,近两年的变化一是学制调整,不少学校从两年调整为三年;二是培养模式更多元,非全日制、全日制等方式兼备,学习时间、场所更灵活了。

  “学生入学第一年往往忙于上基础课,如果两年学制,第二年马上又要忙于毕业设计和求职,很难有时间思考。延长为3年,至少可以有一年比较认真地思考、发挥,实习实践也能更充分展开。”王征表示。

  “开设专硕是为了培养更多有丰富学养背景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既要找好自身定位,还要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王战军表示,今后面向专业硕士的产教对接,应从设置一定期限的实习实践环节拓展为行业企业、行业导师同学校联合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结合项目、产业前沿重大或难点课题让学生参与到企业技术攻关等具体项目中。

  “我们一直提倡‘开门办学’,高校要更主动研究社会需求,加强和社会的联系,包括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未来指导一个硕士生的可能不是一个导师,而是一个导师组,例如‘3名高校老师+4位企业技术骨干’等组合方式,将来模式可能还会更丰富多元。”王战军分析。

  那么,面对专硕、学硕之分,学生究竟该如何选择报考?“我认为,学生要考虑的一是可行性,二是契合度。”马陆亭表示,“要看到自己的所长,如果确实喜欢做研究性、创新性工作,愿意和实验室、文献资料打交道,可以选择学硕道路;如果更愿意从事专业岗位的实践工作,为人处世能力强,则可选择专硕。具体因人而异,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适合的’选择。”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关于艺考改革,这些问题的答案来了!

下一篇: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提高专硕教育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