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如今50岁的他是个老党员,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农场。几年前,听说秋葵很有市场,他壮起胆子开始摸索,渐渐“上了道”,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在他看来,要想干得好,两个秘诀不可少。
“一是得多学习、长本事。10多年来,我一直参加县、市、省里举办的农业培训班,脑子里的‘存货’、手底下的技术,越来越多啦。二是得肯钻研、能创新。比如说,直接售卖秋葵,产品太单一。怎么办?我摸索着动脑动手,研发出秋葵酒、秋葵油、秋葵茶,不断延伸产业链。”正是凭着十几年一点一滴的积累,张建利赢得了评委青睐,副高职称评定顺利过关。
2018年,山东省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在东营市启动,如今已经历四年探索。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科长高士友介绍,评选工作由人社部门牵头,农业部门具体负责,经两部门协商后敲定标准、出台方案,再经基层推荐、现场面试、专家评议等环节,最终确定结果。
为农民评职称,如何才能“量体裁衣”,符合客观情况呢?
“一定要注重实际运用能力。高手在民间,很多专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农民却可以解决。在职称标准制定上要向这些方面倾斜,为进一步培养、发现‘土生土长’的专业人才发挥引导作用。”朱启臻表示。
高士友对此深有感受:“农民干什么,咱们就评什么。”他主张,重点考查参评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带动群众致富能力,以及参与农业技术学习等情况,确保评出来的人有专业性、代表性。
一次评审会上,有道面试题的答案令高士友记忆犹新。评委问,怎么初步判断一头牛是否健康?一位参评人说,如果有陌生人从健康牛身边走过,它会特别警觉,眼珠转动,很快躲开。但如果是病牛,就会显得很呆,蔫头耷脑的。“你看,多实在的说法。一听就是老乡在劳动生产中观察出来的。”
在翻阅东营市农民职称评定的相关文件后,记者发现了两个特别之处: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设置了一个“禁入门槛”——有特殊专长、业绩突出的申报人,不受资历等条件限制,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申报人若有违法违规行为,一概不允许参评。
曾参与过农民职称调研活动的闵师,也有自己的思考:部分地方在评定时,对县级以上科技成果赋予较高分值,这项标准学术性较强,普通参评者很难达到要求。此外,他还发现,有些农民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一进考场就讲不出、讲不好。比如,当被问到应用一项嫁接技术能带来多少收益时,有的老乡明明把技术运用得很娴熟,却一时间算不好这笔账。“所以,干得好,也要说得清,这是通过评审的小技巧。”
如何用:“田秀才”发挥大能量
“给农民评职称,不能停留在‘一纸证明’的层面,还要搭建高质量平台,盘活人才资源,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红利。”朱启臻认为。
东营市人大代表韩志刚也有类似感受。他曾写下一份建议:农民评上职称,仅仅是一个起点,接下来应为他们创造条件,充分释放乡土专家的聪明才智。
韩志刚自己正是一位拥有高级职称的农民。前些年,他与青岛农业大学专家一起钻研冬枣种植技术,在当地开创了大棚种植冬枣的先例。带着这项技术,他登上多个农民培训大讲堂,以“土专家”的身份为乡亲们解难题、传技能。
同样忙碌于课堂上的,还有湖北宜昌农民王恩珍。拥有中级职称的她站在了“农民田间学校”的讲台上,为乡亲们讲述自己带领村民经营柑橘合作社的故事。那些一步一个脚印蹚出来的路子,一次次“试错”后领悟到的经验教训,她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乡亲们。
记者查询发现,在河北石家庄、山东东营以及湖北、浙江、甘肃等省份的市县中,皆有相关政策强调要完善农业人才使用机制,为其施展才华创造契机。具体方法大致有两点,一是“纳进来”,建立专门人才档案,纳入专家库管理。二是“走出去”,鼓励人才授课培训,带头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为有需求的农户开展技术帮扶,引导周边群众增产增收。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5年要实现两大目标
下一篇: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你好,新学期!直击贵阳80万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
- 开学第一天!记者直击南昌多所学校……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发生枪击 一教职人员死亡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2023年甘肃省专升本考试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 医学类各专业整体涨幅较高
- 公安部交管局:全力保障高考考生安全及时应考
- 新增21种普通本科专业 2023年高考招生有变化
- 甘肃省今年计划招聘5000名特岗教师
-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致2023年全省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 兰州市安宁区:全力以赴保障“平安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