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AI(人工智能)产品的横空出世,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变革的新机遇,也促使人类对科技带来的挑战进行反思。在内容生产领域,很多人都在关心:文学创作、文艺评论、音乐美术等是否会被AI替代?对文学、艺术而言,AI究竟是新的思路、灵感还是冲击?当文学、艺术进入AI时代,可能会迎来哪些改变?面对AI的无穷生发,我们如何高扬起属于人类的创造?针对这一热点话题,《天府周末》即日起推出“AI来了 文艺何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5月16日,在《收获》杂志65周年庆典上,莫言为余华颁奖。莫言说:“我给他颁奖,按惯例要写颁奖语,写了几天没写出来,我就找博士生让ChatGPT写,输入几个关键词:活着、文城……结果瞬间出来篇莎士比亚风格的1000多字的颁奖词。”之后,“莫言用ChatGPT给余华写颁奖词”迅速登上热搜,引起极大关注。

  ChatGPT,这个于2022年11月横空出世的名词,刷爆网络。这是一款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的基于大模型技术实现的通用聊天机器人,能够用英文、中文与用户“丝滑”地聊天,还能完成写诗、写代码、写发言稿、写论文、写剧本等任务。其“代劳”的范围之广,足以成为人们迫不及待“上手”的理由。紧随其后,国内AI大模型赛道也愈来愈热。目前百度、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华为……先后宣布了相关产品。3月16日,百度发布了AI大模型“文心一 言”,成为热议话题;日前,华为公司传出消息,一款直接对标ChatGPT的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产品,名为“盘古Chat”,将于7月7日对外发布并进行内测。

  不过,AI大模型的到来,让人们在一番狂欢之后,也开始有了警觉和担忧。不少行业,尤其是文学界,被认为是AI 最能轻松攻陷的阵地。而这大半年来,围绕AI能代替传统的写作吗、AI会让作家消失吗、AI可以写出经典的著作吗等诸多问题,在文学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议。而另一边,AI 一次次在染指文学的边缘疯狂地试探。

  疯狂试水文学创作

  AI已成高效“作家”?

  其实在莫言之前,刘慈欣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与俞敏洪和董宇辉对谈。他很坦然地透露,自己在参加科幻大会时,有一两篇稿子,都是他用ChatGPT写出来的,因为他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至于稿子的质量,刘慈欣觉得“挺好”。看来,ChatGPT成稿,已然不是传说和新鲜事:今年2月,韩国推出世界上首本由ChatGPT撰写、AI翻译校对的图书《找到人生目标的45种方法》,整本书的写作和翻译仅仅用了9个小时;在美国,一位推销员仅花了几个小时,就用ChatGPT写出了一本30页带插图的儿童电子书,成功上架亚马逊kindle商店进行销售。

  再回到中国。AI与图书的交缠,早就在ChatGPT之前发生过。2017年,智能机器人小冰“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机器人撰写的诗集。2019年封面传媒智能机器人小封的诗集《万物都相爱》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受到国内众多诗评家评论关注。201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曾推出一本由莫言亲笔题写书名的《将逝之诗》,宫梓铭、赵文瑞、李天翼三位17岁左右的高二少年,在繁重的学习备考之余,借助翻译软件,创作了这部诗集。百度百科作此注解:一部机器塑造“骨架”、人类赋予“灵魂”的“文幻类”作品;一次“00后”年轻人“逆文学”实验成果;一个开放式持续创作的出版创新试水。

  今年3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可以文化推出了法国当代科幻作家罗曼·吕卡佐斩获法国幻想文学大奖的长篇科幻作品《拉丁姆》。这部作品与AI 最大的关联,是它的封面——由AI绘制而成,是国内首部由AI辅助封面设计的书籍。

  如果说《将逝之诗》《拉丁姆》“浅尝”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惊喜,那么,今年5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则是把ChatGPT用到了极致。该社推出的图书《人人都能玩赚ChatGPT》,从提出选题到下印只用了28天。这个速度,在传统出版业堪称神话,而创造这个神话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本书的大部分框架结构和章节内容全部由ChatGPT完成,就连封面设计和营销方案,都是在与ChatGPT进行对话后,照章完成。

  文学界热议不断

  坦然接受,无惧未来

  当幻想照进现实,带来的可能有惊喜也有恐慌。从ChatGPT诞生到进化至今,从它“语无伦次”到成书出版,国内文学界从未停止过思考。在多场文学交流活动上,AI被频频提及,作家、评论家和文学从业者们,坦然接受,无惧未来。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世界大众文艺重镇”

下一篇:文学有力量 山乡迎巨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