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体验传统手工技艺、争当自然博物勇士……进入暑期,文博热持续升温,吉林省各文博场馆成了热门打卡地和消夏休闲好去处,走进博物馆成为市民游客的一种生活方式。 

  热门展览吸引观众打卡 

  今年暑假,吉林省内众多博物馆根据自身场馆特色,策划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

  8月1日上午9时,虽不是周末,吉林省博物院门口依然排起了长队,不少观众早早就预约到馆内参观,炎热的天气也难挡观众的参观热情。

  今年41岁的苏州游客李旭文第一次来到吉林旅游,第一站就是“打卡”吉林省博物院。李旭文说:“每次到一个城市游玩,首先就来看看博物馆,这里是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走进博物馆,是对一座城市最好的回溯,此行收获很大。”

  在新引入的“永生之梦——河北汉代王室文物展”展厅,观众仔细倾听讲解、认真观看展品,感受国之瑰宝的魅力。刘焉鎏金铜缕玉衣、错金银鸟篆文铜壶、骑兽人物博山炉、透雕双螭白玉璧等重磅展品,持续吸引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周边省份的游客关注。

  进入暑假以来,位于长春市的伪满皇宫博物院迎来大批游客。在“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展览中,小讲解员们落落大方、声情并茂地向参观的同学及观众讲解先烈事迹,自信的声音、流利的讲解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伪满皇宫博物院公众服务部游客中心主管臧雪静介绍,伪满皇宫博物院举办了暑期小志愿者培训班,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更好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展出“漆彩华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漆器展”和“1920年代——风尚逾百年”两个展览,不仅让馆内展览更加丰富多彩,还让游客观赏到精美的外地文物,实现了文博资源的合作共赢。

  亲子、研学游成主力军 

  暑假期间,“能逛又能学”的属性,让博物馆成为家长们的“遛娃胜地”,特别是到博物馆进行研学旅游,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你们知道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吗?”……近日,一场气氛活跃的博物馆教育课程在吉林省博物院开讲,300余名师生在吉林省博物院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满族服饰的魅力。

  据统计,吉林省博物院6月、7月,共接待观众20余万人次,客源以参与研学教育活动、周末博物馆课程的学生群体为主,未成年人占比45%,大学生占比55%。吉林省博物院副院长钱进介绍,院内每周末开展“奇趣博览大课”博物馆教育课程,邀请24组家庭,通过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参观展览、近距离观察文物、手工实践制作等环节,满足亲子游等家庭观众的需求。暑期,吉林省博物院以“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四个展厅作为宣讲主要阵地,开展“探秘博物馆”研学游,来自省外的研学团队数量逐步增长,接待了俄罗斯研学团队,以及中国旅行社等单位组织的研学团队。

  为迎接暑期家庭参观和研学活动高峰期,白城市博物馆积极提升服务设施水平,一楼和三楼分设两台净水机,二楼增设母婴室,保证亲子游客参观。“暑期亲子游客占比较大,约占总参观量的90%。为保证研学质量,达到宣传本地历史文化的目的,我们积极组织专业讲解员讲解各展览,组织社教活动,如《一面党旗制作活动》,既宣传了本地历史,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白城市博物馆馆长夏洪宇说。

  新玩法“链接”年轻一代 

  如今,吉林省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研发原创IP,通过打造新玩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青春”起来,让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夏日炎炎,吉林省博物院为市民游客准备了味道香甜的“吉冰冰”文创雪糕,可爱灵动的神兽造型取材于院藏一级文物东汉鎏金神兽铜牌饰;白城市博物馆推出了独具白城特色的燕麦香皂、白博馆藏文物钥匙挂件、白城特色非遗文创产品芦苇画等。这些博物馆文创产品以接地气的方式拉近了文化遗存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炫耀一下!吉林是‘集章人’的天堂吧!”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吉林多个博物馆、历史文化景点的“盖章打卡”经历,引来众多网友跟评、围观。大家纷纷询问盖章地点,表示要“带上打卡本直奔吉林”。

  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的盖章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注意到,来盖章的以年轻人居多,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互相晒出自己盖到的印章。“这些印章设计得很美,提取了博物馆最亮眼的文化元素。”来自辽宁的大学生张静雯说,她已在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民间工艺美术馆、乐观博物馆等地收集到心仪的印章,“感觉非常有意义,不虚此行。”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新时代文学成果的一次大检阅

下一篇:孙甘露:真诚接受读者的检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