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河北作协副主席李浩用“大美”“不虚”等词形容此次吉林之行,“我既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景观,又从农业、工业、民俗、生态等多个视角了解了吉林的新变化和新面貌,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吉林的美好印象。”

  李浩还特别提到在“一汽”参观时的难忘经历,那些超出意料和想象的“可能设计”,甚至部分地颠覆了关于“车”的概念,但是在这样的设计中,我们看到了基于“合理性”的“有效想象”和它的前沿性,看到了不被困囿的冒险精神和更内在的活力感,而这些,都会为“一汽”的未来,甚至为吉林的未来带来一些新的改变。

  《美文》常务副主编穆涛对吉林的历史文化充满兴趣。在他看来,吉林省是多民族聚居融和区,多民族生活方式与文化共生共存,同时相互涵养,也相互区别。作为一个边疆省,自古以来,在中国大历史中,吉林一直以鲜明的特色和边睦边。采风途经的白山和舒兰,在汉武帝时期正式并入大一统的国家行政区划,战略位置重要,历史文化深厚,如何把汉代这一时期蕴藏的东西挖掘出来,于我们今天的大国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

  真正的作家必然是时代和人民的真实记录者

  采风期间,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阿东曾多次与采风团进行交流,他不止一次谈到,冰雪资源是吉林省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发展资源,在吉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还呼吁广大作家在吉林多走走、多看看,深入了解吉林、认识吉林、宣传吉林,深入挖掘吉林文化,以文学的方式描绘好吉林繁荣发展的精彩场景,讲好吉林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征程中的动人故事。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新时代文学实践的主题,也是作家认识时代、拓展题材的重要方法。作家傅菲近些年一直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这几天深入雪乡、农家、现代化工厂、乡村创业园等地,所见富有激情的创新生活和美丽的冰雪大世界,这给他的写作带来了新的启发。他坦言这是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他将认真思考,从这些天的经历中提取写作素材,以文学的方式书写乡村之美、冰雪之美。

  绝知此事要躬行。作家要想写出反映生活真实面貌的作品,就必须深入现实,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受,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进而创作出符合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的优秀作品。

  《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从小就对北中国的寒冷充满好奇,对大雪封门和冰冻三尺抱有持久的激情和想象,为此还写了好几篇“天寒地冻”的小说,但是,想象毕竟有限,这次采风,他终于有机会在吉林的山里感受到了零下20度的冷。从风到雪到冰到松林到石头,从肌肤的感受到哈出的热气,从覆满积雪的路面和山岭,到脚踩在雪地里咯吱咯吱的声音,这些都给了他全方位的北国之冬的感受。

  “冷是有细节的,”徐则臣犹如发现了创作的秘密,“作为一个写作者,这样的细节对我尤为重要”。

  青年作家张旻这些天可谓“收获满满”:在长春一汽感受到东北再振兴为中国汽车工业注入活水源头;在舒兰感受到推进乡村振兴整齐的步伐;在二合雪乡感受到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深入长白山浩瀚的林海,茫茫的雪原,错综交流的溪河中,看到火红的旅游业。

  “文学创作来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张旻感慨,“我愿用自己的笔描绘在吉林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美丽画卷”。

  甘肃作协名誉主席马步升第一次在冬天来到吉林,虽然立春过去已经好几天了,但吉林大地仍旧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天高地迥,长风浩荡,一片大好河山。这完全符合他对林海雪原的期待和想象。参观“一汽”和“长影”,那些见证祖国辉煌时刻的记忆如一幅幅画面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马步升说,吉林本身就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叠加而成的“大块文章”,作家要做的,就是“前人图画一仿,大块文章自成”,深入进去,扎下根来,描画出吉林山川大地与人文景观的精气神来。

  几日行程,所到之处,集合了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天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独特的文旅资源。湖南作协副主席沈念看到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沈念坦言,以作家的身份前往,我们有责任以亲身体验来讲好舒兰和长白山的冰雪故事,其实,讲好这些故事就是讲好东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老舍先生未完成的遗作,《正红旗下》回家了

下一篇:文化过大年 更美更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