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育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热度:

  网络科幻小说是网络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审美艺术实践同现实世界的科学技术突破、世俗日常生活经验、未来世界想象以及超验性的“他者叙事”无缝对接,构建了兼具中国文化特色与现代生活价值的“中国式科幻”审美话语范式系统。网络科幻小说创作的繁荣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立足于中国想象力资源的创造性话语维度,也为新时代文艺理论批评范式创新提供了“新语”“新知”与“新思”。

  网络科幻小说是指在互联网上创作、发布、连载与传播的,以超级技术想象、他者形象塑造、未来社会形态构建以及超验性审美经验书写为主要特征的叙事性文学形态。它与传统科幻小说的最大区别是其传播方式和受众群体。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和传播途径相对自由,作者可以随时更新、修改,读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获取,具有更广泛的传播途径和读者群体。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成长为具有中华民族审美文化标识的世界文学形态之一,并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一起被誉为当代世界“四大文化奇观”。作为充满审美新质与文化内涵的科幻新类型与文艺新形态,网络科幻小说以其崭新的面貌和多变的风格改变了文学艺术实践的文化版图,也让我们今天在深入讨论很多话题时,诸如网络科幻和传统科幻的区别、网络科幻的特征与类型、网络科幻的想象力建构、网络科幻的命名合法化问题等,有了更加具有现实价值指向作用的意味。系统地梳理新世纪以来网络科幻小说的叙事实践、文体革新、类型创造以及它与其他新媒体文艺形态之间的“共生”,对我们深入理解包括网络科幻小说在内的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创生逻辑尤其重要。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詹玲在《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转型研究》一书中阐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三次转型。晚清时期是中国现代科幻文学的萌芽期,表现为科学幻想与文化启蒙的内在统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幻创作被划归于儿童文学范畴,同时也继承了苏联科幻文学的科普属性,这个时期充满浪漫想象和乐观主义精神的创作实践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幻小说的第一次转型。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二次转型,这个时期的中国科幻创作受到科学界与主流文学界对科幻文学现实价值属性争论的影响,一方面试图剥离科幻文学的科普功能,从科学思维的角度重新树立科幻文学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则始终受到现实科学技术话语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规训,在题材内容的突破与创新上亦步亦趋。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的繁荣时期,科幻文学创作的主题、类型、叙事、话语和审美都出现了“新浪潮”的趋向,中国科幻文学也顺利接过世界现代科幻实践的接力棒,涌现了刘慈欣、韩松、郝景芳、陈楸帆、双翅目等走向世界舞台的科幻名家,标志着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科幻迎来了第三次转型。回望中国现代科幻的三次转型,我们不难看出其内在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性发展逻辑,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科幻在百年现代性话语实践征程中的不懈探索。21世纪以来,新媒体、新技术和网络文学的“共栖式”生长为科幻文学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络科幻小说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语境的滋养下迅速生长,它依托于本土意识的精神特质与现代文明的内生逻辑共生的审美艺术土壤,终于在二十多年的创生、融合与创造中形成独具一格的“想象力话语范式系统”。与前三次转型相比,网络科幻小说自带系统、类型多元、题材多样、作品数量庞大、创作手法自由灵活、思想性艺术性更加丰富深刻,是标识明晰的“新科幻”或“新浪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科幻小说二十多年的繁荣发展已经标志着中国现代科幻实践的“第四次转型”。这次转型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它是面向新时代、新境界、新形态与新审美的想象力话语建构形态,是面向未来的技术媒介融合型的新文化“亚类型”,更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与时代风貌的“中国式科幻”新文类。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网络科幻文学与传统科幻文学的命名合法化问题的争论,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同传统科幻文学一样,网络科幻小说创作、传播和批评实践中也存在着文体、类型和题材上“软硬之争”,但这个问题在当下网络文学日趋演变为“新主流文化”的传播语境下变得更加复杂多元。网络科幻小说既有硬核的超级技术想象和星辰大海诗意描写的“硬科幻”(例如网络科幻小说早期作品《寻找人类》《文明》《地球纪元》等,21世纪10年代后的《深空之下》《云氏猜想》《泰坦无人声》《死在火星上》《我们生活在南京》《千年回溯》《复活帝国》等也属于此类),也有注重未来人类社会形态塑造与“后人文主义转向”话语建构的“软科幻”(早期有《废土》《狩魔手记》《间客》等作品,21世纪10年代后则涌现出《天阿降临》《第一序列》《从红月开始》《7号基地》《灵境行者》等优秀作品);但是,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实践并不局限于“软”和“硬”的思维定式与逻辑框架,它还在借用传统叙事学、文体学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灵活地在创作中进行类型的整合与创作手段的“重构”,形成所谓的“混合科幻”新类型(典型作品如《重生之超级战舰》《吞噬星空》《学霸的黑科技系统》《夜的命名术》《深海余烬》等)。“混合科幻”中的诸题材要素遵循阿尔都塞“矛盾多元决定论”的思想旨趣,强调科学幻想元素与其他叙事要素(如爱情、喜剧、仙侠、都市、神魔、奇幻、异界大陆、都市异能、心理主义等)之间合理的嫁接与深度的融合,最终构建起来的是一个具有综合文类属性以及跨学科特征的“幻想性文类宇宙”。这些新的创作模式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神魔小说的叙事传统,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融入了现代科技的理性认知维度,使得网络文学的“混合科幻”实践实现了叙事话语和表现方式的“技道合流”倾向,这种创新思维的产生也是新生代的网络科幻小说创作者借鉴传统文艺理论、主动追求变革的自然结果。除了“硬科幻”“软科幻”与“混合科幻”以外,网络科幻小说作家们还创造了一种更为常见的体裁类型,李敬泽等学者为此提出了“拟科幻”的说法,即科幻叙事在很多时候表现为科幻题材与其他类型的融合,但科幻要素在整个“幻想性文类宇宙”中并不居于主要地位,可能只会被当作一种叙事策略,例如现实题材中加入“穿越”的由头,历史题材中穿插“架空”的要素,玄幻题材中包含“黑科技”的情节,如此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使用“科幻+X”或“X+科幻”(典型表现如《飘邈之旅》《希灵帝国》《诡秘之主》《修真四万年》中零星的科幻设定等)来标识这类混合多元要素构成的幻想性文体可能更加合适。这里的“X因素”在加入网络科幻小说的创作实践后,一方面避免了各大网络文学平台在处理“科幻文体”类型划分时所面临的现实或理论上的尴尬,另一方面也解放了网络科幻叙事的创造力,并在科学思维和想象力建构之间设置平衡的砝码,释放了网络文学创作发展与繁荣的潜力,也为网络科幻小说自身的审美话语构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第三届“著作权保护与开发主题月”启动

下一篇:2021-2022年度中国好故事出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