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教师成长课堂 作者:佚名 热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广大教师应认真领悟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的精髓要义,坚持以模范的标准信仰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经师”和“人师”统一于对崇高价值追求的认同与坚守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贯穿着最崇高的价值追求,引领我们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不息。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指引我们信仰和笃行崇高价值追求。
一个教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教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句读之师”。评价一名教师是不是好教师,是否真正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必须站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来审视,看其从事教书育人是否出于对事业的热爱,是否心中时刻铭记着党和人民的呼唤,是否有“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从“人民教育家”于漪、卫兴华、高铭暄,到“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再到“时代楷模”李保国、黄大年、钟扬、陈立群……这些优秀教师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通过言传身教将党倡导的初心使命、崇高价值播撒开来,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感动中国的光辉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成为信仰和践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必须坚持传道者自己要先明道,教育者自己要先受教育。要深信笃行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知行合一的能力,强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责任感。抓好铸魂育人,时刻铭记和践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通过立德修身、潜心治学,“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学生心中种下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价值“火种”。军队院校教员要在“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方面走在前列,以立身为旗、理直气壮的内在特质讲信仰,让授课充满发自内心的热情,洋溢基于信仰的真情,引发和增进官兵的共识、共情、共鸣,努力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经师”和“人师”统一于对科学真理的信仰与践行
真理之“真”,既“真”在对“理”的深刻揭示,也“真”在对“道”的紧密契合。“道”引领着“理”,“理”支撑着“道”。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科学真理。有了真理之“真”,也就有了马克思主义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凝结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与智慧,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和人格魅力,展现了强大的真理伟力和实践威力。广大教师要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必须坚定信仰和忠实践行党的科学理论,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光芒照进千家万户、照亮学生心灵。
马克思主义真理之“真”,是马克思主义者用心血凝萃而成的,用品格彰显出来的,用实践检验升华的。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既以“经师”的学识信仰真理、发展真理,又以“人师”的风范传播真理、践行真理,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成为制度现实和生动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惟有明道才能学高,惟有信道才能身正。让信仰真理的人讲授真理、践行真理的典范传播真理,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真理的可信度、传播力、影响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成为信仰和践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必须全面准确学习领会、毫不动摇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与“教”结合起来,既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又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断用真理的力量武装人、锻造人、鼓舞人、激励人、培养人和成就人。把“学”与“修”结合起来,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之愈深、信之愈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政治定力和人格修养,不断向灵魂深处播种信仰、植根信念,在修心铸魂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实际成效,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执行者、模范践行者。
“经师”和“人师”统一于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与遵循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孔子这样建立“诗教”
下一篇:以有温度的教育培养有引领力的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