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作者:佚名 热度:
“我已经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习,完成了所有的必修课程,也完成了许多选修课程,我通过了毕业所需的所有考试。然而,作为一名硕士生,我现在仍然无法很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刘雨菲说。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宋慰祖收到了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模拟政协提案,这位小学生在提案中道出了自己对学习的焦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经说,青年人正面临一场学习危机,他们往往在学校里学不到在技术革命中所需的技能,学生们还需要学会如何学习。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丰富和多样了,学习似乎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这同时又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人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可能就落后了。因此,无论是小学生还是研究生,有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困惑。
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全球不少青少年不得不离开校园,让学习这件事变得更加复杂了。
教室里、课堂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上学就等于学习吗?考试成绩好就代表学习能力强吗?学会课本知识就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吗?技术是弥合教育差距、解决学习危机的“万能钥匙”吗?
技术在弥补教育差距同时,也造成新的危机
“学习危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概念,世界银行在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学习实现教育承诺》中明确提出全球正面临“学习危机”,并提出,尽管受教育机会较以往有所增加,但世界各地的一些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处于贫穷或社会边缘的人群,甚至尚未掌握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许多中等收入国家的劳动力技能水平远远低于这些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上学却没学到知识,这不仅是浪费发展机遇,也是对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的巨大不公。
报告指出“上学”并不等于“学习”,因为那些上了学的年轻人并没有学到得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存下去的技能。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似乎是造成“学习危机”的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姚佳曾到我国最不发达的地区参与过评估工作。在工作期间,她接触了四个家庭,“发现了学习危机的三个显著特征:技术利用不足、合格的教师缺乏、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不足。”
几年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曾经采访过湖北恩施一所中专学校的校长。有一次,她作为省教育信息化的试点代表到东南沿海一所大学参加培训,虽然自己所在学校在信息化方面已经位于省内的前列了,但是当看到东部学校那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时,仍然觉得自己的学校像是“古董”。
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本该在学校里上学的学生不得不离开校园,依靠网络和信息技术来完成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经受着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表现为数字鸿沟,是能够获得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区域之间的差距。”姚佳说。
显然,建设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使用便捷的学习工具和平台、提供适切的数字学习资源等是弥合“数字鸿沟”、应对学习危机的必要手段。
不过,很多学者发现,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过分强调和过分依赖技术手段。
“我们不排斥高科技技术,但高科技技术不应该是教育主要和最终的目标,它更应该起支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杨柳说。
年轻学者的担心在一些中小学教学一线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印证。北京一所中学的校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近已经有几个教育科技公司来推荐信息化产品,这些产品可以短时间内扫描大量试卷、迅速评判,并能给出评价报告。
“其实这些产品挺相似的,有一个就行。”这位校长说,说到底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不真的靠这些技术手段。
教室里的学习,应该能解决教室外的真实问题
对于有过多年学习经历的年轻人来说,“学习危机”可能存在于他们走向社会、运用知识时的无力瞬间。
有这样一个时不时就会成为年轻人热点的网络段子:当他们还是小孩子时,冰激凌掉了、作业不会了、衣服扣子掉了,大家都下意识地大喊,“妈妈”!但当小孩子成为成年人,工作迟到、不会做饭、家里电器坏了时,大家依然会喊“妈妈”!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下一篇:升学遇上青春期 做好准备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