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立民 来源于:家长学院
大善彰学校在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硬件环境基础上,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目前正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为早日跻身绿色学校而努力。班级文化建设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举措之一,它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行环保知识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了探索。
渗透在晨会文化中
晨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是班集体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晨会中宣传环保知识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
结合地面是否干净、课桌是否整洁、垃圾怎样处理等问题,总结一周环境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及时提醒同学,注意保持环境清洁、个人卫生,并且组织学生演唱环保儿歌,观看环保图片、录像,学习绿色环保校本教材的有关内容;请一些环保感悟日记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朗读,其他学生评议。让学生在轻松的晨会文化中接受教育,明辨是非,进一步激发学生环保积极性,自觉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抓住现实生活中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批评,及时指出并纠正不良现象。在节水教育中,我班开设了一个小论坛“节水点点滴滴”,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刘杨说:我发现妈妈每次洗衣服都要用掉大量的水,我劝妈妈节约用水,妈妈说:“反正水费是固定的,7块钱一个月,不用白不用。”学生们听刘杨发言后,认为这是个普遍问题。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我们小学生不仅要自己珍惜水资源,而且要向家长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开展了“一封信”活动,每位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宣讲节水的道理和方法,把班级里的节水活动辐射到了家庭里,让家长也注意节约用水。
学生们把电视、网络、报刊、书籍中的国内外环保新闻或环保动态等抄下来或写成心得,在小组里或班里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关注环保信息,增强生态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举办环保故事会。在每周二的晨会中,我安排了环保故事演讲。教师和学生一起找资料,争取演讲机会,形成互动。如《母亲河的故事》、《水难民知多少》、《纸上的交流》等故事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进入学生的脑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熏陶着学生的心灵。
渗透在班队文化活动中
班队文化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多次召开以环保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讨论怎样争当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在班队活动中,通过讲故事、朗诵诗歌、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知识竞答等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环保教育。在“我是节水小卫士”班队会中,学生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用快板书、舞蹈、小品、讲故事等介绍了水资源的现状,节水、护水的重要性,节约用水的方法,让每个观摩的师生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又去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作业:做一做,努力做几件实实在在的环保事情;想一想,写一写,让学生把自己参加活动的感想体会,写成感悟日记;读一读,请感悟日记写得好的学生读给大家听;评一评,评选优秀感悟日记;奖一奖,把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评为“节水小标兵”、“节水积极分子”,把喜报送到他们家里去。这不但巩固和延伸了班队活动内容,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多项能力。
渗透在班级文化环境布置中
和学生们在教室里努力营造环保的氛围,利用班级的少先队角、黑板报、橱窗等宣传环保知识,展示环保教育的主题、成果,显示出班级文化的个性,激发学生环保的自觉性。
和学生共同创作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的班歌,编写了“环境保护”校本教材。制订了班级节水公约,节水倡议书;在每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文化静态和动态展示中,用翔实的资料、精彩的图片等为全校师生上了生动的环保教育课;用小品、相声、情景剧等新颖生动的形式汇报了我们的环保教育成果和为之付出的努力,受到大家的好评。
环保教育渗透在学生生活中
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环保是一种自然回归,环保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要把绿色环保教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变成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升华绿色情感。让学生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则组成环保小队,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擦洗街道护栏,清扫卫生死角,浇浇路边的花草树木,做好保护花草的宣传员,给花草当保镖;让学生讨论拟订了几条节水标语,看谁的标语写得深入浅出,简明生动,并把它们贴到学校的各个水龙头旁、卫生间里,号召大家都来节水;把《节水倡议书》、《节约纸张倡议书》送到兄弟班级、学生家庭、周围邻居。
让班级文化向校园、社区辐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班级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卫生状况改观了,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责任感增强了,环保意识强烈了,环保行为自觉了,合作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扩散性思维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发展,班级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学生们在家中种花种草绿化家园,浇灌用水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回收废纸,多使用再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建议家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垃圾排放;控制白色污染,购物自备布袋,拒绝使用塑料袋等。通过小手牵大手,将环保行动带入家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 当阳一中高分“神话”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 浅谈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功能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